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
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
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主人对庭院清洁的极度重视和热爱。"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表明每天都要仔细地打扫,连一丝尘土也不允许侵入。这不仅体现了主人对于清洁的追求,也反映出其对生活品质的高标准。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则透露出主人希望通过宾客之口,传达自己对庭院整洁的用心和热忱。这种期待不仅是对自我修养的一种展现,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接下来的两句"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通过观察小昆虫的活动和苔藓的生长状况,来间接表达庭院地面平滑、清洁无垢的状态。这里借由自然界的事物,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生动性。
最后一句"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则将视角转移到庭院之外,描述了一条通往疏密丛林的小径。这不仅延续了之前对清洁环境的描绘,也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更广阔的自然画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主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构建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让人在阅读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幽居观物化,有始终必止。
人生亦气类,出入枢机里。
偶落簪组间,谁是巢居子。
笔札常绕身,岂独性所喜。
愿为委地叶,更逐狂飙起。
一攘本何心,百步乃其理。
多言秪害道,为仁竟由已。
绅书亦徒然,脐噬嗟晚矣。
吾生尚多阙,万壑此其涘。
勿厌箴规言,鸡坛有明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