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富阳道中》
《富阳道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

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

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

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

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

(0)
注释
振衣:穿上衣服。
方池:池塘边。
丹楹:红色屋檐。
攲仄:歪斜不平。
陶靖节:东晋隐士。
风尘格:世俗人的气质。
谢灵运:南朝山水诗人。
林泉客:热爱山林的人。
忽世事:忽然对世事厌倦。
形为役:被身体所役使。
冕弁人:戴冠的官员。
冕弁非予适:那不是我适合的生活。
翻译
清晨我穿上衣服起床,开始在池塘边走动。
我在池边漫步,低头看到屋檐下的影子歪斜不平。
我不认识陶靖节,他肯定不是世俗之人。
我遥想谢灵运,他本来就是喜欢山林的人。
我对世间琐事忽然感到厌倦,不再受身体的束缚。
看那些身着官服的人,那并非我所追求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游园的景象,诗人在晨光中起床,漫步于池塘之侧。"徘徊俯丹楹"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闲适情怀,也让读者感受到古典园林的美。"到影见攲仄"则是对景物的一种艺术处理,通过光影变化来强调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德的向往和自诩,而"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逸生活的怀念,以及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山林之中的人。

后两句"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以及对那些被名利所累的人们的同情和自我认同。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自然美景,与古代隐逸生活的遥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

寄远空以心,心诚亦难知。

箧中有秋帛,裁作远客衣。

缝制虽女功,尺度手自持。

容貌常目中,长短不复疑。

斜缝密且坚,游客多尘缁。

意欲都无言,浣濯耐岁时。

殷勤托行人,传语慎勿遗。

别来年已老,亦闻鬓成丝。

纵然更相逢,握手唯是悲。

所寄莫复弃,愿见长相思。

(0)

寄续尊师

得道任发白,亦逢城市游。

新经天上取,稀药洞中收。

春木带枯叶,新蒲生漫流。

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0)

山中自述

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

病多知药性,年长信人愁。

萤影竹窗下,松声茅屋头。

近来心更静,不梦世间游。

(0)

西归

不系与舟闲,悠悠吴楚间。

羞将新白发,却到旧青山。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

长安家尚在,秋至又西还。

(0)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

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0)

释奠武成王乐章.送神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黝纁就瘗,豆笾告撤。

肸蚃尚馀,光景云灭。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