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
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
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
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
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
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
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
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
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
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
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开篇“景物浩无穷”即设定了广阔无垠的意境,接着“兹为一都会”则点明了这片景致集中体现在一个地方。紧接着,“之人心若鉴”暗示诗人内心清澈如同镜子,而“万状尽相对”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在具体描写景物方面,诗人笔触细腻,如“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展示了山峦林木的层次感及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则捕捉到了动态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瞬息万变的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田园生活图,而“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真正快乐。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意境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