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景亭》
《会景亭》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

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

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

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

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

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0)
翻译
景色广阔无边,这里是一座大都市。
人心如明镜,万物映照其中。
高大的树木环绕着城墙,连绵的山岭靠在窗后。
浮云掠过桌面,飞鸟消失在天际。
慢慢整理好行装,郊野的景色渐渐昏暗。
来来往往为了何事,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逍遥自在。
注释
景物:自然环境。
都会:大城市。
人心:人的内心。
鉴:镜子。
乔林:高大的树林。
砌底:城墙底部。
脩岭:长而高的山岭。
窗背:窗户背后。
流云:流动的云彩。
席上:桌面上。
去鸟:飞走的鸟。
天外:天空远处。
杖屦:手杖和鞋子。
整:整理。
蔼蔼:昏暗的样子。
郊原:郊野。
何为:为何。
逍遥:自由自在。
真乐:真正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开篇“景物浩无穷”即设定了广阔无垠的意境,接着“兹为一都会”则点明了这片景致集中体现在一个地方。紧接着,“之人心若鉴”暗示诗人内心清澈如同镜子,而“万状尽相对”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在具体描写景物方面,诗人笔触细腻,如“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展示了山峦林木的层次感及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则捕捉到了动态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瞬息万变的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描绘了一幅闲适的田园生活图,而“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真正快乐。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意境画卷。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山家春兴八首·其三

茶烟缥缈鹤飞迟,正是初醒午梦时。

开衲迎凉花气入,绕篱黄蝶未曾知。

(0)

和李子扶箕诗

池边倾盖青莲士,竹杪凌云白鹤仙。

呼酒未来人已醉,狂吟延伫月空悬。

(0)

纪春游

淡淡春风管岁华,寻芳青野水云赊。

宾寅坐对忘忧草,饯照行临销恨花。

谢豹夜啼惊客梦,江豚晴跃动仙槎。

几回欲尽黄金饮,祇少前村大酒家。

(0)

病间閒行二首·其二

梧桐叶尽冷秋光,乍出惊看鬓有霜。

回首烟霞高阁里,空山无恙任相羊。

(0)

瓯台谭少铉闽中书来问疾赋此答谢

归病久萧条,闻君位独超。

威名唐李郭,节钺汉嫖姚。

千里题书到,片时积热消。

交情胜药饵,持以报渔樵。

(0)

大观桥泛舟

野旷望无穷,清江对落枫。

客船冲浪白,渔火入波红。

击楫惊沙鸟,题桥愧海翁。

因思庞处士,便卧鹿门东。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