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圭首座二颂·其一》
《和圭首座二颂·其一》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祇论亲切不论时,回笑诸方陷虎机。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

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创作的《和圭首座二颂(其一)》中的一首,通过“祇论亲切不论时”开篇,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法修行的独到见解,强调了直觉与内心的契合,而非拘泥于形式或时间的限制。接下来,“回笑诸方陷虎机”一句,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当时佛教界中某些过于复杂、繁琐的修行方法,比喻为落入陷阱,暗示了一种回归简单、直接的修行之道。

“一句未容开口对,片帆先逐便风归”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修行的精髓在于心领神会,无需过多言语,就像一片小船在顺风中自然前行,无需人为操控。这形象地说明了真正的修行者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无需外力推动。

“头头有路堪行履,物物无差莫弃违”这两句则强调了佛法修行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无论何种情况,都有适合的修行路径,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事物,体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实践性。

最后,“不见黄梅足奇士,卢公却得祖师衣”以历史上的禅宗大师黄梅和卢公为例,指出真正的修行者并不需要依赖外在的权威或传统,而是能够独立领悟并传承佛法的真谛。这里暗含了对当时某些过分依赖传统权威的批评,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直觉和悟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修行的本质,强调了直觉、简单、广泛以及个人悟性的价值,是对当时佛教界的一种反思和引导。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宴客园闻乐二首·其二

胜集张名乐,华轩有艳闻。

别成单赴节,五合总流文。

柳折全披怨,梅飘半落芬。

始知扬妙曲,一奏可停云。

(0)

齐女门访张叟留宴竹下一首

东吴张季鹰,高怀寄林下。

种竹成翠云,萝窗色堪把。

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

借问醉何处,习家池上头。

虽云五湖滨,宛对潇湘流。

不觉人间有黄屋,未尝一日无清秋。

我来脱巾坐终夕,开琴欲去还淹留。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七○曾文定公

文宗汉秦,学探理致。开源濂洛,祖述洙泗。

经术为治,可据而施。汉有刘向,子其庶几。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七十一钟太傅

元常伟才,开达理干。委身魏朝,禆益庙算。

拳拳肉刑,复古之规。纷纷之言,迄无所归。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五十一曹静侯

少而才能,豪吏健将。晚而谦恭,醇德雅量。

清净为治,刻深匪名。配萧并贤,百世尔称。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四十九张留侯

报韩徇义,辅汉乘时。诛秦蹙项,从容指挥。

功成身退,愿追赤松。大雅卓识,令名无穷。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