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驾三王,平视恽吴,画圣自传。
忆秋风归棹,莼鲈信美,春江晓别,师友留连。
一样荆关舒腕底,殆摩诘、前身穷妙诠。
神往处,把淋漓墨沈,化尽云烟。当年。
小窗共对,定寒喧事了,抵掌眉轩。
听蛩啼声切,远怀六一,月明杯满,遥想青莲。
记得桃花庵里句,待知己、重逢离绪宣。
无限感,听沧桑几换,不负林泉。
凌驾三王,平视恽吴,画圣自传。
忆秋风归棹,莼鲈信美,春江晓别,师友留连。
一样荆关舒腕底,殆摩诘、前身穷妙诠。
神往处,把淋漓墨沈,化尽云烟。当年。
小窗共对,定寒喧事了,抵掌眉轩。
听蛩啼声切,远怀六一,月明杯满,遥想青莲。
记得桃花庵里句,待知己、重逢离绪宣。
无限感,听沧桑几换,不负林泉。
这首词是吴湖帆对中国古代画家王石谷所绘《六如诗意图》的赞美之作。词中首先高度评价王石谷的艺术成就,将其与历史上的绘画大师如三王(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和唐代的王维(字摩诘)相提并论,认为他的画作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能够深入描绘自然之美,仿佛是王维前生的精妙诠释。
接着,词人回忆起王石谷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如秋风中的归舟、鲈鱼的美味,以及春江晓别的场景,这些都充满了师友情谊的浓厚情感。词中提到的“荆关”可能指的是五代至北宋的山水画大家荆浩和关仝,他们的风格对王石谷有所影响。
词人还提及了与王石谷在小窗下共同欣赏画作的情景,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深沉,以及通过画作传达的深情厚谊。他引用了桃花庵里的诗句,表达了对知己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情感,同时也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变迁,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始终不变。
最后,词人以“不负林泉”收尾,表达了对王石谷坚守艺术理想,不随世俗变迁的精神的敬佩,以及自己对这份艺术传统的传承和珍视。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对一幅画作及其作者的深度解读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