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洞庭》
《赋洞庭》全文
唐 / 可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

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òngtíng
táng / péng

zhōubǎiníngmóuwàngláo
shuǐhántiānyǐngkuòshānxínggāo

jiǎtíngfēijiǔwēngzhuǎnzāo
ránfēngchùyòushìtāo

注释
周极:周围的边界或范围。
凝眸:集中目光,凝视。
劳:劳累,疲倦。
水涵:水包含或倒映。
天影:天空的倒影。
山拔:山峰高耸。
地形:地势,地貌。
贾客:商人,旅人。
停非久:停留时间不长久。
渔翁:打鱼的人。
转几遭:来来回回许多次。
飒然:形容风声或风快速吹过的样子。
风起处:起风的地方。
鼓波涛:激起波涛,形容浪花翻滚。
翻译
周圍八百里的广阔地域,抬头望去令人感到疲倦。
水面倒映着广阔的天空,山峰拔地而起显得高耸。
商贾在此停留的时间不长,渔翁却在这里经历了许多次往返。
突然间风起,又掀起了阵阵波涛。
鉴赏

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表明洞庭湖之广阔,使人仰视而感到目力不及;“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写出了湖水映射天空的辽阔与周遭山峦的巍峨。“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则描绘了商旅和渔人在此处往来的场景,显示出洞庭湖作为交通要冲的地位;“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展示了湖面风起时波涛汹涌的壮观。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出洞庭湖在历史上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是一篇颇具画面感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可朋

可朋
朝代:唐   籍贯: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城东   生辰:约896—963

可朋(约896—963),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城东人,幼聪慧过人,晚年披缁于丹棱县城南九龙山竹林寺,《十国春秋》卷第五十七·后蜀十有《僧可朋传》。
猜你喜欢

春草池绿波亭

为爱玉山好,放舟玉山去。

绿波亭边春入池,况据玉山最佳处。

时当二月春正美,曲尘摇波草如绮。

雨惊残梦未鸣蛙,风漾飞花见游鲤。

大谢文章迥绝尘,江淹词赋亦清新。

得句池塘怀别远,伤情南浦送行人。

何如此亭乐赏适,石脚插入鱼龙宅。

临流行酒水浮阶,俯槛鸣琴光照席。

君不见山川极目楚囚悲,北望神州泪满衣。

又不见昆明一夜飞劫灰,汉代衣冠委草莱。

但愿无事长相见,春草池头日日来。

(0)

承玉山主人遗竹枝辄赋近体以寄

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识风流顾恺之。

鸳冷绣衾春病酒,蜡销银烛夜敲棋。

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

昨夜阑干明月上,恼人箫管不胜吹。

(0)

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0)

楚人弓

楚人弓,悬两石,五十万矢陷强敌。

绛人弓,箭三只,长歌入关成伟绩,多箭不如少箭力。

制敌若在弓矢间,鸣条牧马高于山。

(0)

旅兴·其五十

铩羽畏高风,疲马厌长道。

玄阴促暮节,何物能不老?

自非松柏质,敢冀出众草。

登山临流水,及此晴日好。

春芳蔼兰蕙,秋实栗粳稻。

黄精肥可食,石泉清可澡。

荣名何足言,息心以为宝。

(0)

旅兴·其三十一

忡忡坐虚室,暧暧日向暮。

空烟敛曾岑,暝色半高树。

缅邈起遐思,逍遥散轻步。

婵娟天上月,的皪草间露。

物情岂异昔,人事殊非故。

芳岁不可淹,衰年况多虑。

谅无彭铿术,颓龄那能驻。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