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画卷,以幻住庵中的莲池野亭和和尚小像为主题。首句“亭前池水生莲花”点出环境的清幽,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老禅师打坐于亭中,莲花成为他的静修伴侣,"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形象地描绘了莲花在瓶中如宝石般璀璨,与天空的红霞相映成趣。
诗人接着赞美庵中的和尚,不同于世俗的画工,他以莲花为师,修行纯净,"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缁",表达出他对和尚修行境界的敬仰。和尚的智慧如五色斑斓,通过莲花之词得以展现,"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诗人进一步强调世间万物皆为幻象,而和尚的莲花图像是对真实本质的追求,“我托斯图作真看”。最后,诗人以中峰上的十丈莲花为结,寓意和尚的佛法如莲花般香飘天界,"吹香夜夜到诸天",表达了对和尚修行成就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颂扬了僧人的禅定与智慧,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佛教禅意的崇尚。
周武九十三,诸子皆象勺。
尚父八十馀,有女登椒阁。
家国属当兴,瑞气因回薄。
老蚌毓明珠,枯丛秀花萼。
君德厚且长,琴书久无托。
同人咸注望,熊梦果不错。
于兹近八旬,得震才一索。
揆之昔圣贤,兴符自今作。
足为寿考徵,岂独生儿乐。
不见群飞雏,出自千年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