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全文
元 / 陈秀民   形式: 古风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画卷,以幻住庵中的莲池野亭和和尚小像为主题。首句“亭前池水生莲花”点出环境的清幽,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老禅师打坐于亭中,莲花成为他的静修伴侣,"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形象地描绘了莲花在瓶中如宝石般璀璨,与天空的红霞相映成趣。

诗人接着赞美庵中的和尚,不同于世俗的画工,他以莲花为师,修行纯净,"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缁",表达出他对和尚修行境界的敬仰。和尚的智慧如五色斑斓,通过莲花之词得以展现,"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诗人进一步强调世间万物皆为幻象,而和尚的莲花图像是对真实本质的追求,“我托斯图作真看”。最后,诗人以中峰上的十丈莲花为结,寓意和尚的佛法如莲花般香飘天界,"吹香夜夜到诸天",表达了对和尚修行成就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颂扬了僧人的禅定与智慧,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佛教禅意的崇尚。

作者介绍

陈秀民
朝代:元   字:庶子   籍贯:元温州

元温州人,一作嘉兴人,字庶子。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有《寄情稿)。
猜你喜欢

吴又札七十七举子诗以贺之

周武九十三,诸子皆象勺。

尚父八十馀,有女登椒阁。

家国属当兴,瑞气因回薄。

老蚌毓明珠,枯丛秀花萼。

君德厚且长,琴书久无托。

同人咸注望,熊梦果不错。

于兹近八旬,得震才一索。

揆之昔圣贤,兴符自今作。

足为寿考徵,岂独生儿乐。

不见群飞雏,出自千年鹤。

(0)

西樵道中三首·其一

山半云生石作根,古墙薜荔自为村。

儿童处处皆开塾,流水家家总到门。

(0)

寄怀王阮亭兼索其南海集

酷似高人王右丞,在官萧散意如冰。

时名兄弟堪方驾,家学文章是一灯。

沧海乘槎曾独到,越山怀古记同登。

南来新咏多如许,纸贵衡阳写未能。

(0)

送王子玉归南昌二首·其一

梅关北下水如汤,十日南风是豫章。

归去滕王新阁上,更将文记次三王。

(0)

为严藕渔宫允题绿端砚五首·其五

巧匠何年琢翠屏,一泓秋水在闲庭。

岣嵝绿字遥相待,细写文章入汗青。

(0)

诃林雅集得青字

何地堪相约,南宗有祖庭。

倚栏梁树古,开阁越山青。

高咏宽颓暮,深杯免独醒。

年年二三月,车马此频经。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