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太师宅,基撤万民庐。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
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历年未五十,一坏不枝梧。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
前朝太师宅,基撤万民庐。
太师一去宅,问宅今何如。
赤地无所有,庭树八九株。
缅怀炙手日,门前卿大夫。
肥马在东厩,脂羊出中厨。
光妓列秦赵,佐酒吹笙竽。
历年未五十,一坏不枝梧。
歌笑不于此,悔不桑为枢。
道旁甲第子,过马一踟蹰。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前朝太师的豪华宅邸如今的衰败景象。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昔日太师权势显赫时的奢华生活:众多房屋被拆除,仅剩几株庭树;肥马、脂羊、歌妓和笙竽等象征着富足与享乐。然而,这一切都在太师去世后迅速瓦解,宅邸在不到五十载的时间内就破败不堪,不再有歌舞欢声。路过的人,即使是富贵人家的孩子,看到这番景象也会驻足沉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权势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历史变迁图。
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
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
结搆方殊绝,高低更合宜。
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
佛寺幽难敌,仙家景可追。
良工惭巧尽,上客恨逢迟。
两面寒波涨,当前软柳垂。
清虚宜月入,凉冷胜风吹。
宴赏军容静,登临妓乐随。
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
泛鹢春流阔,飞觞白日欹。
闲花长在户,嫩藓乍缘墀。
永望情无极,频来困不辞。
云峰晴转翠,烟树晓逾滋。
向野惟贪静,临空遽觉危。
行人如不到,游乐更何为。
四郊初雨歇,高树滴犹残。
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
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
斗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
樽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
斸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
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
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秖辫麻为衲,此中经几春。
庵前多猛兽,径小绝行人。
泉近濆瓶履,山深少垢尘。
想师正法指,喻我独迷津。
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
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
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
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