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倾城色,开仍傍杏坛。
日迟深院落,风转曲阑干。
不恨先桃李,皆言胜牡丹。
春华惟在此,游客好相看。
亦是倾城色,开仍傍杏坛。
日迟深院落,风转曲阑干。
不恨先桃李,皆言胜牡丹。
春华惟在此,游客好相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袁秀才书院中的芍药花,它以其出众的美貌,仿佛倾城之色,盛开在杏坛旁边,增添了学术氛围。花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深院之中,时光似乎也变得缓慢,微风轻拂,吹动着曲折的栏杆,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动。
诗人并不因芍药的绽放晚于桃花和李花而感到遗憾,反而赞赏它超越了牡丹的美丽。他认为,这春天的精华就在此处,吸引着游人驻足欣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芍药的独特魅力,寓含了对知识与美的追求。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
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
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
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
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
啸里藏至音,琴中隐真曲。
注目久无言,呼童取醴醁。
先生万卷读,命世文之豪。
矫矫鸾凤姿,仰止人物高。
坐石翳白拂,古茧磨衲袍。
玉堂挥翰手,不数乘与褒。
前身老画师,寓兴时抽毫。
要在胸中奇,醉笔随秉操。
柘原沙错错,独树风骚骚。
天荒鸟不入,路绝人告劳。
一旦辞世纷,御风归泬寥。
遥知紫玉府,冠佩方游遨。
不然跨汗漫,骑鲸弄云涛。
夜中梦见之,酌公以蒲萄。
觉来空把卷,我心增郁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