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秦主客迁侍仪使》
《送秦主客迁侍仪使》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

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

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

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ínzhǔqiānshì使shǐ
míng / gāo

fānláicéngshíguānshàngguófēng

chéngēnběiquēzhíchūnángōng

dǎojiàyāncuībānlòudiǎnzhōng

shíqīngduōzòusòngháixiàngméntō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送秦主客迁侍仪使》。诗中描绘了秦主客(可能是外国使者)在朝廷中的经历和荣耀。首句“蕃客来曾识”表达了对外国使者来访的认同,接着“衣冠上国风”赞美其举止得体,如同上国之风。秦主客因受恩而得以接近皇宫(“承恩趋北阙”),结束值勤后从南宫出来,显得尊贵而忙碌(“罢直出南宫”)。他在皇帝出行时担任引导(“导驾炉烟里”),在报时的漏壶声中参与仪式(“催班漏点中”)。在太平盛世,他常有机会进献颂歌(“时清多奏颂”),这些颂歌最终会传达给阁门,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秦主客在宫廷生活的尊荣与责任。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杂诗五首·其四

鹤胫不可断,凫胫不可续。

物性有自然,何为苦羁束。

云泉自高下,鱼鸟翩相逐。

本无百年命,安危同所欲。

栖游非一途,微生各自足。

(0)

饲鱼

池上跫然响,鱼来不俟呼。

饱餐摇尾去,可以验中孚。

(0)

毡室

陆宿仍毡室,虚窗驹影留。

往来任南北,寒暖适春秋。

乍觉招新兴,兼宜纵远眸。

顿移庐不改,拟合唤原舟。

(0)

阅高堰坝示河臣

建堤以卫民,民安赖堤利。

设仍民受灾,堤存亦何济。

洪湖寔巨浸,高堰为障蔽。

犹虞盛涨时,莫禦汪洋势。

三坝建尾闾,节宣原有制。

何人倡邪说,强与安名字。

云开天然坝,每岁成故事。

吸川所不恤,涝田所不计。

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毕。

以此云称职,夫谁不能逮。

高斌觉此非,力排向浮议。

戒以邻为壑,下河实受惠。

但尚虞意外,添坝请予示。

予谓三已多,况五可轻试。

是与开天然,实同名略异。

因与定恒规,率视昨岁例。

仍旧贯者三,更新为者二。

三犹涨不减,许可及次第。

下河数县民,庶免饥溺累。

昨过清江浦,名宦堤旁祀。

皆昔保堤人,对民能弗愧。

(0)

赠万黍维即送归阳羡·其二

语我家山味可夸,燕来新笋雨前茶。

瓣香岁展方回墓,画舫春寻小杜家。

北郭买田新志愿,南山射虎旧生涯。

他时风雪如相访,阳羡溪光似若耶。

(0)

肇庆访故宫·其二

辛苦何来笑澹翁,遍行堂集玷宗风。

丹霞精舍成年谱,又在平南珠履中。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