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览,任纵横眼界,胸襟开阔。
赤壁乌台休再问,吊古能无悲恻。
时数限人,文章憎命,争奈临宫磨蝎。
琼楼玉宇,高歌犹想音节。
闻道白下君家,几椽老屋,筑傍毗陵侧。
也是坡公侨寓处,旧迹曾留故宅。
藤树池亭,蓬蒿瓦砾,今昔沧桑劫。
蜀山吴水,羁愁乡梦千叠。
江天一览,任纵横眼界,胸襟开阔。
赤壁乌台休再问,吊古能无悲恻。
时数限人,文章憎命,争奈临宫磨蝎。
琼楼玉宇,高歌犹想音节。
闻道白下君家,几椽老屋,筑傍毗陵侧。
也是坡公侨寓处,旧迹曾留故宅。
藤树池亭,蓬蒿瓦砾,今昔沧桑劫。
蜀山吴水,羁愁乡梦千叠。
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登临嘉州读书楼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开阔的眼界和深沉的历史情怀。"江天一览"四字,展现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诗人借此抒发胸襟的豁达。接着,他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及赤壁乌台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沉思和吊古的悲凉。
"时数限人,文章憎命",诗人感叹命运多舛,才华横溢之人往往命运坎坷,这与古代文人的共同感慨相呼应。"临宫磨蝎"则比喻仕途艰难,暗示了诗人在官场的辛酸经历。然而,即便身处困境,诗人仍怀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想象在琼楼玉宇中高歌的场景,寄托着不屈的精神。
下片转而叙述读书楼的变迁,白下君家的老屋如今只剩下几椽,旁边是毗陵的遗址,这里曾是苏东坡的寓所,充满了历史的痕迹。诗人感慨藤树池亭的荒芜,以及瓦砾间的沧桑,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无奈。
最后,诗人将思绪投向远方的蜀山吴水,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交织,形成深深的愁绪,如同千叠的乡梦,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历史厚重感,展现了潘榕作为清末近现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谁家翠袖倚朱楼,指画栏干不举头。
蜂蝶入怀花扑面,可能全不解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