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尤宜少。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问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行乐尤宜少。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问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刘克庄所作,标题为《贺新郎·五用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即坡公)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行乐尤宜少"一句,指出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接下来的"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则是回忆白居易的诗歌,如同聆听洞箫般美妙,使人不禁发出长啸。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白居易诗风的赞赏,也反映出词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追求。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进一步强调白居易的名声如同霜鬓般遍布天下,无需再询问其诗作之美妙。这里的"霜鬓"形象,既指白发,也喻示诗人晚年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紧接着的是"老没太官糕酒分, 把茱萸、便准登高了",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齐得丧,等嘻笑"则是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和无奈的态度。
下文"集无韩子潮州表"指的是历史上韩愈在潮州作诗的事迹,这里用来比喻词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则是反映了历史上的某种现象,也可能隐含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名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故事,表达了词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和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
最后"与同叔、俱尝知道。谁问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则是在谈论文学艺术创作的经验和技巧,表达了词人对于艺术追求的自信和对传统的尊重。而结尾的"秋菊盏,献公釂",是用菊花比喻自己的诗歌,通过献给先贤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于文学事业的敬仰和传承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词不仅是对白居易及其诗歌的致敬,更是刘克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一次深刻表达。通过对过去诗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词人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解和内在的情感世界。
山头采茶枝,店前拣茶叶。
女儿对门居,玉臂相交接。
一群如围花,双队成飞蝶。
腰携筼筜篮,手开湘竹箧。
拾茶垂纤指,评茶舒笑颊。
轻重与郎量,往来拖绣屧。
我叹拣茶娘,空自著罗裳。
一身虽云丽,徒为他人妆!
古王敦风化,家家学采桑。
采桑不采茶,女儿长在家。
采茶不采桑,寂寞女儿箱。
女劳不思淫,天上犹七襄。
谁为课豳图,山槲栽满墙?
舍末而求本,衣被在一方。
负墙一病叟,吞声几欲哭。
居此三四世,手执茅衣屋。
作犬不守门,作猱不升木。
坐令田荒芜,万事付手束。
自官教我耕,暂学种蔬蔌。
横纵济尽通,方整帛有幅。
门前桑竹茶,坐我树阴绿。
携儿哺鸡雏,反盎有馀粥。
倘官遂设施,庶几一年蓄。
何期麦尝新,不及今兹孰。
炭船溯湘来,篙工偶托足。
称官老陈米,意比凶年谷。
长沙露行客,肩挑笑歌逐。
城中诸娄罗,莫敢侵半菽。
沈沈石墨缘,穷搜到地轴。
家家易金归,乐祸天雨粟。
人人他不知,只知小人腹。
帝清爱下民,赖官锡民福。
官胡弃民归,世亦嫌薄禄。
江神夹海若,蹴我国日蹙。
无人救饥溺,听我饱荼毒。
社时操豚蹄,待向墓前祝。
《寄题陈氏峥庐·其二》【清·黄遵宪】负墙一病叟,吞声几欲哭。居此三四世,手执茅衣屋。作犬不守门,作猱不升木。坐令田荒芜,万事付手束。自官教我耕,暂学种蔬蔌。横纵济尽通,方整帛有幅。门前桑竹茶,坐我树阴绿。携儿哺鸡雏,反盎有馀粥。倘官遂设施,庶几一年蓄。何期麦尝新,不及今兹孰。炭船溯湘来,篙工偶托足。称官老陈米,意比凶年谷。长沙露行客,肩挑笑歌逐。城中诸娄罗,莫敢侵半菽。沈沈石墨缘,穷搜到地轴。家家易金归,乐祸天雨粟。人人他不知,只知小人腹。帝清爱下民,赖官锡民福。官胡弃民归,世亦嫌薄禄。江神夹海若,蹴我国日蹙。无人救饥溺,听我饱荼毒。社时操豚蹄,待向墓前祝。
https://shici.929r.com/shici/EDre1V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