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
《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谢公好山水,得郡古东瓯。

造物惜佳境,雅志多不酬。

松萝蔽雁荡,烟霭埋龙湫。

行田经白石,不到仙山头。

寥寥数百年,天付黄冠流。

巍然万仞崖,壁立东南州。

谁将补天手,化出白玉楼。

两龛藏洞府,中有群仙游。

上通尺五天,下接三神洲。

飞泉落岩腰,碧涧鸣山陬。

群峰真培塿,沧海为渠沟。

隘视人间世,万象同蜉蝣。

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

翩翩钱公子,呼我寻岩幽。

初惊小雨密,忽扫群阴浮。

杖屦穷巑岏,一洗尘埃眸。

山林有真乐,富贵何足求。

但愿乞二山,不愿万户侯。

(0)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题为《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诗中描绘了谢公对山水的喜爱与未能实现的雅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描述雁荡山、龙湫、白石岩等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谢公好山水,得郡古东瓯”点明了谢公对山水的热爱,他被任命为东瓯地区的太守。接下来,“造物惜佳境,雅志多不酬”表达了自然界的美景虽美,但往往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雅致之志。随后,诗人具体描绘了雁荡山的松树、龙湫的烟雾,以及白石岩的峭壁,展现了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

“寥寥数百年,天付黄冠流”暗示了这些美景历经数百年,最终被道士们所传承和保护。“巍然万仞崖,壁立东南州”进一步强调了白石岩的壮观景象。接着,“谁将补天手,化出白玉楼”运用神话般的想象,将白石岩比作补天之手所创造的白玉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两龛藏洞府,中有群仙游”描绘了洞府内群仙游走的情景,充满了奇幻与神秘。而“上通尺五天,下接三神洲”则展示了白石岩的高度与广度,仿佛连接着天上与地下。最后,“飞泉落岩腰,碧涧鸣山陬”以动态的水景和山间溪流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

“群峰真培塿,沧海为渠沟”通过对比群峰与大海,突出了白石岩的独特地位。而“隘视人间世,万象同蜉蝣”则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短暂与渺小的感慨。诗人最后以“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翩翩钱公子,呼我寻岩幽”自述,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并在与钱用明一同游览白石岩后,感受到了山林中的真正乐趣,认为富贵不如山林之乐。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白石岩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春闺怨

妾家住在湘江曲,门枕湘江春水绿。

年年长是暮春时,两岸人家啼布谷。

自君话别湘江头,独上层楼弹箜篌。

蛾眉不扫远山碧,满堤芳草春正愁。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云。

江云聚复散,妾心空如薰。

举头不见君,但见湘江水。

江水去不回,妾颜为谁美?

湘江云,湘江水,云水悠悠何日已?

举头望君君不回,门前杨柳空依依。

(0)

送中上人游天台

师作天台去,长亭复短亭。

焚香参祖塔,振锡动山灵。

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

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

(0)

寄王尊师

彩云缭绕七香车,洞里神仙炼紫霞。

华表鹤归春寂寂,东风吹尽碧桃花。

(0)

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一首仰惟经世之外深入佛海而某欲托辞以寄款款适获此事发寤于心似非偶然者独荒陋不足以侈此殊庆耳

岁星欲吐芒不开,昴星避次光低佪。

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

仙公风流今几岁,再托高门瑞当世。

买香趁浴惊众聋,要识此僧今我是。

金粟后身何足言,释迦亲送非虚传。

稽首西来大菩萨,住世小劫须千年。

宰官说法聊应会,馀事文章亦三昧。

世间底物堪寿公,本自金刚无可坏。

(0)

夜步堤上三首·其一

世故生白发,意行无与期。

平生木上座,临老始相知。

月中沙岸永,岁暮河流迟。

留侯庙前柳,叶尽空离离。

百年信难料,剩赋奇绝诗。

(0)

和孙升之

姬国馀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

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

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

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