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中上人游天台》
《送中上人游天台》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师作天台去,长亭复短亭。

焚香参祖塔,振锡动山灵。

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

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ngshàngrényóutiāntái
sòng / chényǔnpíng

shīzuòtiāntáichángtíngduǎntíng

fénxiāngcānzhèndòngshānlíng

shíxiàchāngchùsōnggēnzhúlíng

shíbáiyúnxiàxiānghuàqīngqīng

翻译
师父踏上天台路,长亭连着短亭多。
香烟袅袅拜祖塔,锡杖轻挥惊山灵。
菖蒲石缝中生长,松根底下挖茯苓。
何时能共聚白云下,畅谈青青岁月情。
注释
师:指修行的师父。
作:前往。
天台:天台山,道教名山。
去:离开。
长亭:古代设在大道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复:又。
短亭:小一些的亭子。
焚香:点燃香火。
参:礼拜。
祖塔:供奉祖师的塔。
振锡:摇动锡杖,僧人出行的象征。
山灵:山中的神灵。
石罅:石头缝隙。
菖歜: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斸:挖掘。
茯苓:中药名,寄生于松树根部。
何时:什么时候。
白云下:隐居或清修之地。
相与:相互,一起。
话:交谈。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也象征青春年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为送别中上人游历天台山而作。诗中描绘了中上人踏上旅程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期待。"师作天台去"一句,以师徒关系起笔,暗示中上人如同修行的导师般启程,"长亭复短亭"则运用了路途中的意象,象征着旅程的遥远和艰辛。

"焚香参祖塔"描绘中上人在参拜祖塔时的虔诚,显示出对佛法的敬仰;"振锡动山灵"则通过中上人摇动锡杖的动作,展现了他行走山间的威仪,触动了山川之灵。接下来的两句,"石罅移菖歜,松根斸茯苓",通过写中上人在山间采摘菖蒲和茯苓,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简朴态度。

最后两句"何时白云下,相与话青青"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与中上人在白云之下,共享青青岁月,进行深沉的交谈,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追和李白宣州清溪

清溪安在哉,欲弄清溪水。

更邀琴高生,携竿会于此。

日落翠屏间,鸡鸣桃花里。

不见避秦人,谁嗟远游子。

(0)

次子由韵三首·其一

流霞饮过已忘寒,和笔螭坳墨色乾。

温室前头问名木,此身知不误儒冠。

(0)

洪州黄推官

江表山水区,南昌神仙宅。

固宜生贤俊,邈与尘土隔。

昔在君伯氏,实为万夫特。

文采何辉煌,声名盛赫奕。

差池中道夭,冥漠神理默。

德业谁与伦,天伦自准的。

龙蟠岂终潜,鸟伏必远击。

君今钟其美,远到未可测。

(0)

赏春亭

滂葩浩艳满亭隈,当度芳樽醉看来。

始信春恩不私物,乱山穷处亦花开。

(0)

舟行有感

忽忽赏节物,区区何所归。

天阴鸟自语,水落岸生衣。

客况知谁念,人生与愿违。

东风百花发,独采北山薇。

(0)

采莲曲二首·其一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度,莲多摘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