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如草色,遥看近尚无。
□题却见春,待客欣相于。
负阴抱阳巘,暖律偏吹欨。
荑萼绽芳条,蜂蝶环琼株。
对之意邈然,武陵了不殊。
花光如草色,遥看近尚无。
□题却见春,待客欣相于。
负阴抱阳巘,暖律偏吹欨。
荑萼绽芳条,蜂蝶环琼株。
对之意邈然,武陵了不殊。
这首诗描绘了山桃花的美丽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色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花光如草色”,以草色比喻花光,暗示山桃花在远处看似一片青绿,与周围的草地融为一体,难以分辨。这种模糊的视觉效果,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接着,“遥看近尚无”进一步强调了花的隐蔽性,即使站在远处,也难以直接看到花朵的存在,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不仅表现了花的娇小与隐秘,也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知力。
“□题却见春,待客欣相于。”这两句中的空格处应为“忽”,完整句子为“忽题却见春,待客欣相于”。这里通过“忽”字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当诗人不经意间发现花时的惊喜之情,仿佛春天突然降临,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同时,诗人以“待客欣相于”表达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以及与自然共融的喜悦心情。
“负阴抱阳巘,暖律偏吹欨。”这两句描绘了山桃花生长的环境,山峰或山巘背阴向阳,温暖的律动(可能指季节变化或阳光)特别偏爱这里,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荑萼绽芳条,蜂蝶环琼株。”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山桃花的形态与生态。嫩绿的花萼绽放于枝条之上,吸引着蜜蜂与蝴蝶环绕其上,展现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最后,“对之意邈然,武陵了不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他感到心灵得到了深远的触动,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感受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武陵”借用了《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桃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大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
日月丽天,山川镇地。万汇犹屯,三才始备。
肇有神化,初生蒸民。上惟立德,下无疏亲。
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天下有道,谁非圣人。
开源嗜欲,浇漓俗盛。贤者避世,真人华命。
八极神乡,十州异境。翠阜丹丘,潜伏灵圣。
惟彼武夷,实曰洞天。峰峦黛染,岩岫霞鲜。
金房玉室,羽盖云軿。葬日风雨,会有神仙。
国步多艰,皇纲中绝。四海九州,瓜分幅裂。
稔祸陬隅,阻兵瓯越。寂寞玄风,荒凉绛阙。
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明我后,允协昌基。功崇下武,德茂重熙。
睿哲英断,雄略神智。拓土开疆,经天纬地。
五岭来庭,三湘清彻。四海震威,群生怀惠。
犹劳宵旰,犹混马车。贪狼俟静,害焉方除。
淹留骏驭,想像鹑居。心悬真洞,梦到华胥。
乃眷名山,追惟圣迹。内库颁金,元侯奉职。
三境求规,五灵取则。跨谷弥冈,张霄架极。
珠宫宝殿,璇台玉堂。凤翔高甍,龙转回廊。
错落金碧,玲珑璧珰。云生林楚,雷绕藩墙。
七圣斯严,三君如在。八景灵舆,九华神盖。
清霄莫胥,明霜匪对。彷佛壶中,依稀物外。
众真之宇,拟之无伦。会仙之类,名之惟新。
高峰为壑,区谷成坰。皇献颂声,永绝淄磷。
《冲佑观》【唐·张绍】大始未形,混沌无际。上下开运,乾坤定位。日月丽天,山川镇地。万汇犹屯,三才始备。肇有神化,初生蒸民。上惟立德,下无疏亲。皇风荡荡,黔首淳淳。天下有道,谁非圣人。开源嗜欲,浇漓俗盛。贤者避世,真人华命。八极神乡,十州异境。翠阜丹丘,潜伏灵圣。惟彼武夷,实曰洞天。峰峦黛染,岩岫霞鲜。金房玉室,羽盖云軿。葬日风雨,会有神仙。国步多艰,皇纲中绝。四海九州,瓜分幅裂。稔祸陬隅,阻兵瓯越。寂寞玄风,荒凉绛阙。赫赫烈祖,再造丕基。拱揖高让,神人乐推。明明我后,允协昌基。功崇下武,德茂重熙。睿哲英断,雄略神智。拓土开疆,经天纬地。五岭来庭,三湘清彻。四海震威,群生怀惠。犹劳宵旰,犹混马车。贪狼俟静,害焉方除。淹留骏驭,想像鹑居。心悬真洞,梦到华胥。乃眷名山,追惟圣迹。内库颁金,元侯奉职。三境求规,五灵取则。跨谷弥冈,张霄架极。珠宫宝殿,璇台玉堂。凤翔高甍,龙转回廊。错落金碧,玲珑璧珰。云生林楚,雷绕藩墙。七圣斯严,三君如在。八景灵舆,九华神盖。清霄莫胥,明霜匪对。彷佛壶中,依稀物外。众真之宇,拟之无伦。会仙之类,名之惟新。高峰为壑,区谷成坰。皇献颂声,永绝淄磷。
https://shici.929r.com/shici/7i1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