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族官员在南越地区施展才华的场景。"旄节"指的是古代将军手中所持的仪仗,象征着权威和职责;"百越南溟"则是指南方的越族区域;"统外台"可能暗示官员在边远地区执行管理任务。诗人通过这几句字眼,勾勒出一位汉家将领在遥远南疆的雄伟形象。
接着,"身在绛纱传六艺"表明这位将领不仅武力过人,同时也精通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展现了他文武双全的一面;"腰悬青绶亚三台"则形象地描写其佩戴的剑带和官阶,"亚三台"可能指的是接近高级官员的位置。
下一句"连天浪静长鲸息"用海浪与鲸鱼喻示着波澜不惊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位将领平定边疆、安抚民心的手腕和力量的赞美;"映日帆多宝舶来"则描绘了一幅商船频繁往来的繁荣景象。
最后两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将领在南方尚有未平之乱的关注,并且坚信他最终能够消除所有的战乱和阴霾,恢复太平。
整首诗通过对汉族官员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其个人能力,更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细腻刻画,反映出一个稳定而繁荣的社会局面。
侬家老店驰名久。坊市人家侬居首。
千金不与瓮头方,百钱只沽壶中酒。
底须铺上悬空尊。更深人尚打柴门。
大坛小盎搬不尽,楼头瓮底醉昏昏。
从来卖酒卖风趣。本多利少平平兑。
海内闻名远见寻,上客嗅香旋已醉。
劝君买酒细细尝,坊头坊尾卖清水。
此树生来如许久,闻道台成树已有。
树根入土知几深,土面蟠根已半朽。
暗想累台覆土时,根株著土一齐移。
台高不改旧规格,树古年年发新枝。
五马门前一径深,森森台畔表乔林。
为言世远思培植,更筑崇基护绿阴。
登岸造极,筑基累址。义取其争,和不为美。
设险似兵,坐隐若士。雌雄未分,黑白唯二。
投鞭断流,探穴取子。袖手徒观,当局忘味。
惊矢落雕,游丝系鲤。制胜以谋,纵擒在指。
败还自葺,胜勿浪喜。艺之云乎,道如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