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装乘晓发,望望博冲河。
海色浮新浪,林芳变旧柯。
排寒风暂细,进暖气微和。
立马南桥畔,听莺一浩歌。
春装乘晓发,望望博冲河。
海色浮新浪,林芳变旧柯。
排寒风暂细,进暖气微和。
立马南桥畔,听莺一浩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离愁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的变化与情感的流转。
首句“春装乘晓发”,点明了时间与事件——春天的早晨,诗人正准备出发,暗示着即将与友人分别。接着,“望望博冲河”一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诗人目送友人远去的场景,博冲河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悠长,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海色浮新浪,林芳变旧柯”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海面与林间的景象变化。海面上泛起的新浪,象征着新生与活力;而林中的花香与枝叶的变化,则暗示着季节更替与生命的循环。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排寒风暂细,进暖气微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气候特点。排寒风与进暖气的对比,不仅体现了天气由冷转暖的过程,也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挑战与温暖并存。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温暖的期许。
最后,“立马南桥畔,听莺一浩歌”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收尾。诗人站在南桥畔,目送友人渐行渐远,耳边传来黄莺的歌声,这歌声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一位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
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
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
人才日猥下,国步遂陵替。
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
风雨自难鸣,松柏抗寒岁。
著述综百家,贯穿天人际。
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
杨王固不论,国朝亦少二。
阎毛犹屈强,江戴乃孤诣。
斯文何汉宋,通儒自无蔽。
学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议。
潜邱五十条,谲觚六七事。
音学亦一端,汀芒讵为累。
学途有戈矛,旷世一感喟。
尼父当衰周,微管笔袖词。
诸葛佐孱蜀,申韩亦可师。
立言三不朽,俊杰乃识时。
明祚昔云季,纲维久陵迟。
筹兵无严城,措饷竭九釐。
荐绅斗门户,坐视鼎社移。
东南踵敝化,鲁戈讵能挥。
先生丁横流,蒿目时事非。
风尚许六代,富强奖秦随。
大声而疾呼,用援溺救饥。
事云竟何及,或为异代资。
海运终见行,场盐必改规。
其余二三策,善用多时宜。
事有穷乃变,贤者早见之。
迂缓与杂伯,可笑忘诋諆。
《京师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顾先生祠呈同集诸君子·其一》【清·左宗植】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人才日猥下,国步遂陵替。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风雨自难鸣,松柏抗寒岁。著述综百家,贯穿天人际。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杨王固不论,国朝亦少二。阎毛犹屈强,江戴乃孤诣。斯文何汉宋,通儒自无蔽。学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议。潜邱五十条,谲觚六七事。音学亦一端,汀芒讵为累。学途有戈矛,旷世一感喟。尼父当衰周,微管笔袖词。诸葛佐孱蜀,申韩亦可师。立言三不朽,俊杰乃识时。明祚昔云季,纲维久陵迟。筹兵无严城,措饷竭九釐。荐绅斗门户,坐视鼎社移。东南踵敝化,鲁戈讵能挥。先生丁横流,蒿目时事非。风尚许六代,富强奖秦随。大声而疾呼,用援溺救饥。事云竟何及,或为异代资。海运终见行,场盐必改规。其余二三策,善用多时宜。事有穷乃变,贤者早见之。迂缓与杂伯,可笑忘诋諆。
https://shici.929r.com/shici/PtP8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