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翠扑人冷,空濛溯却遥。
湖光飞阙外,宫月澹林梢。
春暮烟霞润,天和草木骄。
桃花零落处,上苑亦红潮。
一翠扑人冷,空濛溯却遥。
湖光飞阙外,宫月澹林梢。
春暮烟霞润,天和草木骄。
桃花零落处,上苑亦红潮。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圆明园及周边景色的迷人之处。首句“一翠扑人冷”以生动的意象写出春天绿色的清新与凉意,"冷"字不仅形容了植物的翠绿,也带出季节的微寒。次句“空濛溯却遥”则描绘了远处湖面的迷茫与辽阔,仿佛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地方。
“湖光飞阙外,宫月澹林梢”两句,通过湖光与宫阙的映衬,以及宫月在林梢的淡淡光辉,展现出皇家园林的壮丽与静谧。接着,“春暮烟霞润,天和草木骄”进一步描绘了暮春时节烟霞缭绕,万物生长旺盛的景象,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
最后,“桃花零落处,上苑亦红潮”以桃花凋零象征春光将逝,但即使如此,园中仍如红潮般热烈,展现出春色的顽强与不息。
整体来看,龚自珍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圆明园及其周边的春日风光,既有皇家气象,又富有自然情趣,展现了诗人对春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
万乘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御沟分水声难绝,广宴当歌曲易终。
兴言共伤千里道,俯迹聊示五情同。
良哉既深留帝念,沃化方有赞天聪。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
缁尘素衣敝,风露秋江阔。
想得读书窗,岩花对巾褐。
客路去漫漫,桐溪上水滩。
扣船乘晓月,欹枕听回滩。
烟重江枫湿,沙平宿鹭寒。
闲吟试一望,疑在画屏看。
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
水木秋光净,丝桐雅奏迟。
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