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
《水调歌头·其三》全文
宋 / 袁去华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

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

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

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

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

(0)
翻译
世间最奇妙的地方,绿波映照着朱红色的楼阁。
三位高人已仙逝,他们的风流事迹千年流传。
晴空中的彩虹如桥垂挂,极目远望,苍茫的海面无边无际,夕阳下渔舟归航。
秋风吹过,橘柚在洞庭湖上摇曳,回忆起往昔,我曾手持长剑,寻求功名。
如今我在长安疲惫不堪,旅居他乡,感叹长久滞留。
回望洪崖山的西边,随遇而安的生活,岁月流逝,我并未感到太多忧愁。
我计划在此终老,谁还会羡慕江湖的漂泊生活呢?
注释
奇处:奇妙的地方。
绿水:清澈的绿色水面。
朱楼:朱红色的楼房。
三高仙去:三位高人已经去世。
风流:风采和事迹。
跨海晴虹:晴天跨海的彩虹。
渔舟:打渔的小船。
西风:秋季的西风。
洞庭秋:洞庭湖的秋天景色。
长剑:长柄剑。
封侯:古代封赏爵位,这里指追求功名。
憔悴:形容面容疲倦、衰弱。
长安:古都,这里指京城。
淹留:长期停留。
洪崖西畔:洪崖山的西边。
随分:随便,随遇而安。
生涯:生活。
卒岁:度过一年。
终焉计:终老的打算。
五湖游:泛指江湖漂泊的生活。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三》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以写景抒怀为主,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绿水中倒映着朱红色的楼阁,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接着,“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暗指古代三位高士的传说,表达了词人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词人通过“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寓言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则转而描绘秋意,暗示了词人如今的境遇和心境,由壮志转向了淡泊。下片回忆过去,感叹如今在京城的漂泊与困顿,“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沧桑。

最后,“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过上平淡安宁的生活,不再为世事烦恼。“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归隐的决心,不羡慕他人江湖漂泊,只求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词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袁去华

袁去华
朝代:宋   字:宣卿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耕图二十三首·其十六登场

红籼收十月,白水浸陂塍。

酿熟田家庆,场新岁事登。

云堆香冉冉,露积势层层。

劳瘁三时过,饔飧幸可凭。

(0)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二东台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

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

(0)

梅花二首·其一

冰蕊舒芬腊欲残,香魂脉脉自凌寒。

先春不借东皇力,冒雪惟容隐士看。

素面浓嫌梨粉艳,仙标狂鄙柳绵干。

玲珑铁干珠光映,宛若疏星傍晓阑。

(0)

将至五台山月下作

深沉院落隔嚣尘,夜静高悬月一轮。

芍药栏边藏祖意,葡萄架里露天真。

契机且共论诗酒,忘我何妨互主宾。

闻说台山蓦直路,明朝不必问前津。

(0)

旷然尘虑清

性静涵真趣,澄观宇宙中。

未离人境外,顿觉俗情空。

有色穿帘月,无心过竹风。

一声长啸罢,俯仰浩靡穷。

(0)

早春

冻解和风至,璇杓正建寅。

丛梅初绽玉,余雪已销银。

柳眼窥人近,莺声到耳新。

须知迎日处,应早被阳春。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