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
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
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
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
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
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
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
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记当年,携长剑,觅封侯。
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
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
这首《水调歌头·其三》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以写景抒怀为主,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天下最奇处,绿水照朱楼”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绿水中倒映着朱红色的楼阁,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接着,“三高仙去,白头千古想风流”暗指古代三位高士的传说,表达了词人对高尚品格的仰慕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词人通过“跨海晴虹垂饮,极目沧波无际,落日去渔舟”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寓言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
“苹末西风起,橘柚洞庭秋”则转而描绘秋意,暗示了词人如今的境遇和心境,由壮志转向了淡泊。下片回忆过去,感叹如今在京城的漂泊与困顿,“而今憔悴长安,客里叹淹留”,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沧桑。
最后,“回首洪崖西畔,随分生涯可老,卒岁不知愁”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过上平淡安宁的生活,不再为世事烦恼。“做个终焉计,谁羡五湖游”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归隐的决心,不羡慕他人江湖漂泊,只求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词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