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二东台》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其二东台》全文
清 / 胤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

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嵯峨东陟插云峰”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景象。接着,“壁翠峦苍亘百重”进一步展现了山峦连绵不绝的壮观,绿意盎然的翠壁与苍茫的山峦交织成一幅自然画卷。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两句,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力量。妙吉祥师是佛教中的尊称,那罗延窟则是传说中龙神居住的地方,这里巧妙地将宗教元素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诗人通过远眺大海初升的太阳,以及空林中即将响起的晨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希望的意境。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一派明霞光绚烂,天然佛镜豁心胸”总结了整个游览的感受。明霞的绚烂不仅映照出了山川的美丽,更象征着心灵的开阔与净化。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台山的壮美风光,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之旅。

作者介绍
胤禛

胤禛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贾岛墓

青山独拜阆仙祠,寒食春风雨似丝。

识得千秋诗骨瘦,梨花开尽墓门枝。

(0)

荏平述感

齐西风物近如何,揽辔南来涕泗多。

百里田畴无秀麦,四更门巷有清歌。

征人蹀躞谋行乐,长吏逡巡报荐瘥。

岳岳马生呼不起,荒荒残日下岩阿。

(0)

春寒曲

莺声流入锁窗里,唤醒香魂慵未起。

几度东风作峭寒,梨花如雪春如水。

屏山曲曲昼愔愔,冷淡韶光转不禁。

杨柳万条披弱絮,海棠一树罥轻阴。

炉烟袅字垂珠箔,美人旧住三层阁。

晓妆试罢著春衫,犹怯银泥裁太薄。

经年远别隔天涯,离愁如影常相随。

不堪榾柮煨残夜,浅梦重帘织雨丝。

(0)

读白乐天览镜喜老诗欣然有作

行年六十四,衰羸已如此。

心为境所役,多忧少欢喜。

如木已成灰,焦劳伊胡底。

忽读乐天诗,不觉恍然矣。

硁硁小人哉,所见何其鄙。

试观同气中,皆无逾我齿。

地下已三人,生存仅半耳。

更观同游辈,不必远为指。

即以今年论,两作故人诔。

春日亦吾亡,夏月虞卿死。

年皆少于我,忽焉成新鬼。

彼独胡为然,我又何所恃。

略无灾害侵,岁岁筹增纪。

所以白乐天,恬然安杖履。

无恋亦无厌,知足乃知止。

览镜自喜老,胸襟此何似。

一编《长庆集》,吟玩日无已。

可化褊急心,可悟盈虚理。

始知我一生,亦既受帝祉。

自问何德能,恐尚不称是。

行将开七秩,未尝勤四体。

不用守庚申,又免呼庚癸。

虽无少傅尊,亦曾忝禄仕。

虽无履道居,亦粗营宅第。

乐天况无儿,我已有孙子。

当喜不当叹,欢娱从此始。

(0)

栖霞阻风

塔杪铃言替戾冈,果然旗脚转危樯。

荒芦槭槭战秋雨,衰柳垂垂空夕阳。

鹢不因风先自退,山如欲语笑人忙。

支离病骨余生在,肯逐冥鸿下上翔。

(0)

扬州怀古·其四

竹林桂苑盛谈经,笺诂虫鱼汗简青。

注选余风宜析洽,导江一脉总零丁。

艺林尚识睢阳气,盐俗曾居处士星。

烟月误人扬子渡,沧浪清啸共谁听。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