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志能归璧,贻谋在肯堂。
重来山不改,旧种树加长。
燕雀晓相贺,芝兰春更芳。
还闻放鸡犬,犹自认门墙。
继志能归璧,贻谋在肯堂。
重来山不改,旧种树加长。
燕雀晓相贺,芝兰春更芳。
还闻放鸡犬,犹自认门墙。
这首诗描绘了对故地重游时的感慨与欣喜之情。首联“继志能归璧,贻谋在肯堂”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先人遗志的继承与怀念,以及对家业传承的重视。“重来山不改,旧种树加长”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生长,同时也暗含了人事的变迁与不变的主题。“燕雀晓相贺,芝兰春更芳”两句,通过燕雀的欢鸣和芝兰的芳香,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到来。“还闻放鸡犬,犹自认门墙”则以鸡犬的回归,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昭亭潭上水,下与九江通。
去客解轻舸,落潮乘顺风。
回头迷远树,没背见飞鸿。
寂寞还蓬巷,桓彝宅近东。
自别湘中首屡回,漏传春信一枝梅。
固知我老何须此,不与时同亦壮哉。
百里去思民父母,三年归作国台莱。
更将馀力哦新调,三百篇中著意来。
荒村建午月,斯螽动股鸣。
借问暑方炽,何意作秋声。
自言本寒族,四海无令名。
振羽每自叹,在野神屡惊。
常恐向寒时,风霜莽飘零。
忆昨寒谷中,春风全我生。
赠我百草芳,遄我趯趯征。
是时木未茁,及此堇向荣。
感彼蟋蟀歌,日月遒以倾。
促织未成章,凄切难为听。
愿言日载阳,有鸣随仓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