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沈台院,独自在他乡,怕逢佳节。
春尽离家忽地,一阳时月。
雁书不到衡阳外,盼关山、几多重叠。
满城寒雨,一庭衰草,助人愁切。
想儿女、家园欢笑,道而翁拥旄,持节体国。
勤民揭天勋业。
吾衰不似当年矣,对大川、怅无舟楫。
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
深沈台院,独自在他乡,怕逢佳节。
春尽离家忽地,一阳时月。
雁书不到衡阳外,盼关山、几多重叠。
满城寒雨,一庭衰草,助人愁切。
想儿女、家园欢笑,道而翁拥旄,持节体国。
勤民揭天勋业。
吾衰不似当年矣,对大川、怅无舟楫。
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
这首明代顾璘的《疏帘淡月·攸县冬至风雨》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面对冬至时节的凄风苦雨,内心充满了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挂念。"深沈台院"象征着孤寂的寓所,"独自在他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春尽离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家乡的怀念,"一阳时月"则点出冬至这个特殊节日,更添愁绪。
"雁书不到衡阳外"运用雁南飞的典故,表达音信难通的无奈,"盼关山、几重重叠"进一步强化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满城寒雨,一庭衰草"渲染了凄凉的环境,加深了诗人的愁苦。
诗人想象家中儿女欢笑的场景,对比自己在外的艰辛,"道而翁拥旄,持节体国"借指自己为官的责任和使命,但又感叹"吾衰不似当年矣",流露出年华老去的感慨。最后,诗人渴望回归简朴的田园生活,"竹篱茅舍,不如归去,当家温热",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深深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庭温馨的渴望。
行到芦峰最上头,几回振策又还休。
因君好句撩孤兴,却恨云烟未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