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南塘吊徐一平先生》
《重过南塘吊徐一平先生》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不到南塘久,重来二十年。

山如龟背厚,地与马鞍连。

徐子旧书址,毛公新墓田。

青松似相识,无语重凄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重过南塘吊徐一平先生》,通过“重过”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对南塘以及故人徐一平先生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隐喻人事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

首句“不到南塘久,重来二十年”,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二十年前的南塘之行与现在的重访形成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山如龟背厚,地与马鞍连”两句,以山形地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寓含着对故人深沉的怀念。山的厚重与地的连绵,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与延续。

“徐子旧书址,毛公新墓田”则直接指向了对故人的追忆。徐子和毛公,可能是诗人或其友人的名字,通过提及他们的旧居和新墓,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

最后,“青松似相识,无语重凄然”一句,以青松的形象作为象征,既是对故人精神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青松虽未言语,却仿佛理解了诗人的悲伤,共同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与哀思之中。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故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去友情的深情缅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诗的特色。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送讲师惟爽归杭州

旧隐重寻远世机,呼童把帚扫禅扉。

疏帘捲尽南轩阁,引得湖光一片归。

(0)

寄酬齐州曾巩学士二首·其一

太守文章耸缙绅,两湖风月助吟神。

讼庭无事铃斋乐,聊屈承明侍从人。

(0)

次韵六弟抗黄花驿楼作

税鞅凭栏眼更醒,须求国手上丹青。

楼前云水无穷好,楼下尘喧不复听。

(0)

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其三

钓叟高风冠古来,思贤令我意徘徊。

当年高隐恬无事,应似春登老氏台。

(0)

禅僧重元自青过齐因寄

教被山东十稔馀,人人师为指迷途。

仰天峭绝灵岩峻,万里閒云一点无。

(0)

答前人喜杭越二守赓唱

吴越江分两郡斋,涛音朝夕听风雷。

且陪故友閒赓唱,未遂先庐归去来。

时节丰登饶鼓吹,湖山清旷见楼台。

中秋明月期公共,万里烟氛彻晓开。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