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江分两郡斋,涛音朝夕听风雷。
且陪故友閒赓唱,未遂先庐归去来。
时节丰登饶鼓吹,湖山清旷见楼台。
中秋明月期公共,万里烟氛彻晓开。
吴越江分两郡斋,涛音朝夕听风雷。
且陪故友閒赓唱,未遂先庐归去来。
时节丰登饶鼓吹,湖山清旷见楼台。
中秋明月期公共,万里烟氛彻晓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答前人喜杭越二守赓唱》。诗中描绘了吴越江畔的壮丽景色与和谐氛围,以及与友人的欢聚场景,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
首联“吴越江分两郡斋,涛音朝夕听风雷”以吴越江为背景,描绘出江水奔腾、涛声不绝于耳的景象,仿佛能听到风雷般的壮阔声音,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气势。
颔联“且陪故友閒赓唱,未遂先庐归去来”则转而描写诗人与老友相聚的情景,虽未提及具体的归家之事,但通过“未遂先庐归去来”的表达,透露出一种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颈联“时节丰登饶鼓吹,湖山清旷见楼台”进一步描绘了丰收季节的热闹景象,湖光山色之间,楼台隐约可见,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尾联“中秋明月期公共,万里烟氛彻晓开”将时间点聚焦在中秋佳节,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同赏月的美好愿望,同时“万里烟氛彻晓开”一句,既是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憧憬,也寓意着心灵的开阔与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友情聚会及节日庆典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未梳头,刚?面。拂镜贴花钿。绣帖翻开,随意理针线。
尚嫌寸许鞋帮,绣来欠密,恰补上、窄襟雏燕。
坐还倦。侧身泥入人怀,索带索团扇。
带要鸳丝,扇本要鹅绢。
只因西刹莲台,荷花生日,要还个、旧时香愿。
凄凄悄悄。咽纸灰风细,旧句吟鲍。
睇苦颦酸,去去谁怜,相依露月沙草。
清明过也中元近,乞冷饭、鸦狐残饱。
闭那家、败箨荒园,宿火夜深明到。
如梦人天夙世,怨恩怅异路,何地寻好。
隐隐楼台,酒海铜山,绿女红男歌笑。
毡寒卷敝穷难送,怪一样、冬烘头脑。
带断燐、飘灭烟丝,佛阁又钟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