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尘软荡香无力。天街月避楼台色。春影闹蛾红。
背灯娇煞侬。扶归人醉倦。夜定遥筝断。
花暖护纤莺。帘风转笑声。
绣尘软荡香无力。天街月避楼台色。春影闹蛾红。
背灯娇煞侬。扶归人醉倦。夜定遥筝断。
花暖护纤莺。帘风转笑声。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夜晚的繁华景象与细腻情感。开篇“绣尘软荡香无力”,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微尘在月光下飘散的朦胧美,香气似乎也因这柔和的氛围而显得无力,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接着,“天街月避楼台色”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光与楼台相映成趣,仿佛月光在为楼台的华美色彩让路,展现出上元节灯火辉煌的盛况。
“春影闹蛾红”描绘了春日里彩灯闪烁的场景,如同飞舞的彩蝶,增添了节日的热闹与生机。“背灯娇煞侬”则通过人物的视角,表现了在灯火阑珊处,女子的娇羞与妩媚,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世界。
“扶归人醉倦”描述了夜深人归,人们在酒醉之后的疲惫与满足,体现了节日欢庆后的温馨与和谐。“夜定遥筝断”则以音乐的结束,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安详,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花暖护纤莺”描绘了花朵在温暖的夜风中轻轻摇曳,守护着轻盈的黄莺,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帘风转笑声”以轻盈的风声和欢快的笑声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柔和与温暖,更以动态的画面收束全诗,让人感受到上元节夜晚的欢乐与祥和气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上元节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
高会吹台中,新年月桂空。
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细草萦斜岸,纤条出故丛。
微文复看猎,宁与解神同。
与道共浮沈,人间岁月深。
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细草谁开径,芳条自结阴。
由来居物外,无事可抽簪。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
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
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
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朝沐敞南闱,盘跚待日晞。
持梳发更落,览镜意多违。
吾友见尝少,春风去不归。
登高取一醉,犹可及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