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得诗情至,晴漪拨棹轻。
春声欣雨歇,秋抱惬山迎。
花气香诸寺,湖光湿半城。
底须争胜践,孤赏到鸥盟。
载得诗情至,晴漪拨棹轻。
春声欣雨歇,秋抱惬山迎。
花气香诸寺,湖光湿半城。
底须争胜践,孤赏到鸥盟。
这首清代诗人贝青乔的《西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载得诗情至”,表达了诗人乘船游湖时满载着诗人的灵感和情感。接下来,“晴漪拨棹轻”描绘了湖面晴天泛舟,水波轻柔的情景,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
“春声欣雨歇”写的是春天雨后的湖畔,春意盎然,鸟语花香,雨声已停,显得格外清新宜人。“秋抱惬山迎”则转而描绘秋天,山峦被秋色拥抱,诗人的心情与自然和谐相融。
“花气香诸寺”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香气四溢,寺庙周围花香扑鼻,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氛围。“湖光湿半城”则展现了湖水映照城市,湿润的湖光仿佛浸润了整个城池,景色迷人。
最后两句“底须争胜践,孤赏到鸥盟”,诗人表达出对独自欣赏美景的满足,认为无需与众人争胜,而是与湖中的鸥鸟为友,享受这份宁静的孤赏,流露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四季之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陟巘疲千盘,幽壑屡延伫。
遥见前山人,招手可共语。
层峰起趼下,琐碎不可数。
白云滃其间,倏忽若吞吐。
深秋无定风,容易作晴雨。
石窄滑不支,涧深危敢俯。
螺旋已无径,蚁附复可取。
人生苦局促,撇捩羡鸟羽。
未尽三十程,曦轮过停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