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罢容辉,香灵何处归。
月尘梁匣镜,云弃楚台衣。
笑閤成啼室,雕房改素帏。
桃花零艳色,疑和尔魂飞。
一日罢容辉,香灵何处归。
月尘梁匣镜,云弃楚台衣。
笑閤成啼室,雕房改素帏。
桃花零艳色,疑和尔魂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悼室人苏氏五首》的第一首,以哀悼亡妻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月尘梁匣镜”、“云弃楚台衣”等,描绘了亡妻离世后,家中物品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充满了凄凉与哀伤的氛围。
首句“一日罢容辉”,直接点明了亡妻去世的事件,一个“罢”字,表达了生命的终结,昔日的光彩不再。接着,“香灵何处归”,将亡妻的灵魂置于疑问之中,暗示了对亡者去向的深深忧虑与不舍。
“月尘梁匣镜,云弃楚台衣”两句,通过“月尘”与“云弃”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亡妻离开后的空虚与寂寥。镜子上的灰尘象征着失去光彩的生活,衣物被抛弃则暗示了亡妻的离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物质世界的改变,更深层地揭示了精神世界的空洞。
“笑閤成啼室,雕房改素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变化。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房间变成了哭泣的场所,华丽的雕房改成了素净的帷幕,这些变化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转换,更是情感状态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思。
最后,“桃花零艳色,疑和尔魂飞”以桃花凋零的景象比喻亡妻的离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妻灵魂可能随风飘散的担忧与疑惑。桃花的艳丽与凋零形成了鲜明对比,强化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悼主题的深沉与艺术魅力。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于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
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
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
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
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
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
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