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三》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

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0)
注释
闻说:听说。
楼居:高楼居住。
似:如同。
地仙:人间仙境。
门外:外面的世界。
尘寰:世俗世界。
幽人:隐士。
隐几:倚着几案。
寂无语:静默无声。
心在:心中。
飞鸿:飞翔的大雁。
灭没:消失。
翻译
听说住在高楼如同神仙一般
却不知门外还有人间烟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聚远楼的赞美之词,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情。楼居被比喻为仙境,而实际上在楼外依旧是红尘俗世,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诗中的“我”是一个隐居的人物,保持沉默,不与外界交流。这里的“心在飞鸿灭没间”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如同远行的大雁消逝于天际,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展现了苏轼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冲突的心路历程,以及他追求精神超越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宿蔡胄秀才馆中

肃肃高馆静,寥寥夜何其。

天汉当西楼,流月正徘徊。

仰观列宿悬,俯视平湖漪。

良时奉嘉会,执手叙所怀。

清言以适意,留连忽忘疲。

且当娱兹夕,明晨与子辞。

(0)

丝竹堂

东鲁分支远,西江衍派长。

风云开胜景,丝竹敞华堂。

架贮签新插,书存壁旧藏。

口传思伏胜,妄意笑共王。

圣道乾坤大,经文日月光。

方今逢盛治,奕叶看流芳。

(0)

送吴得清寺丞复任

之子出将家,能武兼能文。

昂然骐骥姿,不与凡马群。

我昔始相遇,芝兰喜同芬。

匆匆情未尽,遽作东西分。

愧我忝宗伯,幸际唐虞君。

子行典马政,目极滁阳云。

京华素秋节,邂逅展殷勤。

羡子气清逸,凉空净尘氛。

丹青凌顾陆,诗逼鲍参军。

或时洒翰墨,纵横题练裙。

飘然复别去,幽路沧江濆。

爱而不可挽,烟树愁纷纷。

赠子芳杜蘅,怀袖有馀薰。

愿子保贞洁,皋鹤声终闻。

(0)

玲珑四犯.登德清玉尘峰浮远楼

叠巇砌蓝,峭岑镵碧,飞楼缥缈云路。

浩歌携谢屐,远蹑卢敖步。危楯玲珑漫抚。

倚高寒、鬓丝千缕。

半壁晴湍,数峰苍石,霞杪画秋树。

空翠冷,沾衣屦,乍泠泠松籁,如听风雨。

雁边秋去远,天澹长烟暮。

乾坤静里堪舒啸,又打起、清时钟鼓。悄延伫。

眺绿野,几家桑苧。

(0)

即事二首寄修微·其二

东风同护曲阑中,一样花枝别样红。

纵是不容春绾住,莫教狼藉宋家东。

(0)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

碧瓦云楸映半塘,静从秋色到修篁。

聊存心力于经卷,不负闲身住草堂。

微雨暗飘毫素润,轻风徐动墨池香。

书成却恨无人识,故向真空密处藏。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