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醉蓬莱·寿别制垣》。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这两句开篇提问,通过历史的长河,询问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谁能像古时的贤臣一样,为国家立下不朽的功业。这里的“安石”指的是传说中的忠诚之士,象征着坚定和可靠。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景象,似乎在赞叹某人或某物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即使是在汹涌澎湃的大浪中,也能屹立不倒,显示出其坚不可摧的气势。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这里提及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迹,借以表达对友人的崇高评价。汉橐指的是古代将领的旗帜,班高则是著名的勇士,郢斤则是一种象征着权力与力量的兵器。这几句通过历史上的伟人和物象,强调了友人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威武雄壮的场景,似乎是在赞美某个地方或人物,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和神物般存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这里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人们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广泛赞誉。元戎可能指的是某种军队或卫士,而护寒旧手,则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这一句则似乎是在描绘友人行走江湖、决断自如的一种英姿飒爽。风樯可能是古代兵器或车辆上的装饰,而指顾定南北,则表现出一种对方向和方位的掌控。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朋友的才华如同大雨一般难以承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能够留住友人的愿望。玉麟堂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台席则象征着官职和地位。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祝福之情,以及希望通过共同的心志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箕翼可能指的是古代车辆的一部分,这里则象征着共同前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以历史和传说中的伟大人物为镜鉴,赞美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气概、坚定立场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
莲花峰翠湿凝秋,旧业园林在下头。
好束诗书且归去,而今不爱事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