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蓬莱·其六寿别制垣》
《醉蓬莱·其六寿别制垣》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醉蓬莱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醉蓬莱·寿别制垣》。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这两句开篇提问,通过历史的长河,询问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谁能像古时的贤臣一样,为国家立下不朽的功业。这里的“安石”指的是传说中的忠诚之士,象征着坚定和可靠。

“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景象,似乎在赞叹某人或某物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即使是在汹涌澎湃的大浪中,也能屹立不倒,显示出其坚不可摧的气势。

“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这里提及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迹,借以表达对友人的崇高评价。汉橐指的是古代将领的旗帜,班高则是著名的勇士,郢斤则是一种象征着权力与力量的兵器。这几句通过历史上的伟人和物象,强调了友人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威武雄壮的场景,似乎是在赞美某个地方或人物,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和神物般存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这里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人们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广泛赞誉。元戎可能指的是某种军队或卫士,而护寒旧手,则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怀念。

“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这一句则似乎是在描绘友人行走江湖、决断自如的一种英姿飒爽。风樯可能是古代兵器或车辆上的装饰,而指顾定南北,则表现出一种对方向和方位的掌控。

“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朋友的才华如同大雨一般难以承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能够留住友人的愿望。玉麟堂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台席则象征着官职和地位。

“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祝福之情,以及希望通过共同的心志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箕翼可能指的是古代车辆的一部分,这里则象征着共同前行。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以历史和传说中的伟大人物为镜鉴,赞美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气概、坚定立场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龙潭作

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

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

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

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0)

答文胜大师清柱书

才把文章干圣主,便承恩泽换禅衣。

应嫌六祖传空衲,只向曹溪求息机。

(0)

送人归华下

莲花峰翠湿凝秋,旧业园林在下头。

好束诗书且归去,而今不爱事风流。

(0)

谒赠何国子监司籍坚

久仰高明抱朴忠,倏传马首向城东。

锦袍光射三千里,汗史功高百二雄。

童稚候门烹雀舌,黎老植杖盼菊松。

皇天应欲逸家辅,故遣盘桓醉碧筒。

(0)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五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

已期到老还沾禄,无复偷闲却养生。

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0)

下黄耳盘

独下黄盘路,多虞部落连。

云晴仍著地,树古自参天。

乱鸟飞人上,惊麋起马前。

行行无郡邑,唯见虎狼烟。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