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
《秋日书梵经藏佛腹》全文
明 / 杨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碧瓦云楸映半塘,静从秋色到修篁。

聊存心力于经卷,不负闲身住草堂。

微雨暗飘毫素润,轻风徐动墨池香。

书成却恨无人识,故向真空密处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shūfànjīngcáng
míng / yángwǎn

yúnqiūyìngbàntángjìngcóngqiūdàoxiūhuáng

liáocúnxīnjīngjuànxiánshēnzhùcǎotáng

wēiànpiāoháorùnqīngfēngdòngchíxiāng

shūchéngquèhènrénshíxiàngzhēnkōngchùc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里在草堂中静心抄写佛经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虔诚的氛围。首句“碧瓦云楸映半塘”,以碧瓦与云楸的倒影映照在半塘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景象,暗示了抄写佛经的环境之雅致。接着,“静从秋色到修篁”一句,将静谧的氛围延伸至秋色与修竹之间,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聊存心力于经卷,不负闲身住草堂。”表达了诗人通过抄写佛经来寄托心力,不辜负闲适的生活,寓居于草堂之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追求。

“微雨暗飘毫素润,轻风徐动墨池香。”描绘了细雨轻拂,笔毫润湿,轻风吹过,墨香四溢的情景,细腻地展现了抄写过程中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最后一句“书成却恨无人识,故向真空密处藏。”则表达了诗人完成作品后的复杂心情——既希望有人能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又担心外界的评价或干扰,因此选择将其藏于“真空密处”。这反映了诗人对作品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保护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学的虔诚、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心灵世界的探索与守护,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宛
朝代:明

明末人,字宛淑。南京妓女。能诗,善草书。吴兴茅生重其才,纳之。生卒后,投国戚田宏遇。宏遇死,还南京,为盗所杀。有《钟山献征续集》。
猜你喜欢

连理枝

新样蝉纱试。拂面微风至。

簌簌残红,濛濛落絮,恼人情思。

镇妆成重插、玉搔头,戴樱桃梅子。宿酿梨花渍。

蚕豆香盈指。扑蝶期过,饯春会了,绣窗无事。

好韶华一晌、便催归,怨啼鹃不是。

(0)

月底修箫谱.题随园女弟子尺牍墨迹

露零毫,香拂纸。缄扎记红鲤。

小别仓山,驹隙一弹指。

为言水榭张灯,湖楼请业,有多少、绮情瑶思。

凭驿使。料应折得梅花,先从陇头寄。

添个诗筒,雁足手亲系。

却看黄蜡封函,朱泥押尾,只粉晕、尚留笺腻。

(0)

台城路.题藕花香里填词图

露蝉声里凉生早,栏杆绕花红整。

听竹敲秋,因苔划句,忘了蓬窗灯冷。眠鸥梦醒。

正放鸭桥边,一丝风定。

环佩来耶,珊珊疑有水仙听。年来我亦愁病。

吟朋萍散了,闲却游兴。

鸥社盟秋,凫灯梦雨,只有一襟秋剩。丝丝瘦影。

怕照见湖波,鬓儿难称。独写相思,露塘风又紧。

(0)

貂裘换酒.重赠

廿四桥头步。听箫声、等闲吹过,良宵三五。

偷向十三楼上望,漫掩四围朱户。

吹好梦、十年一度。

数遍巫山峰二六,第一峰、留作行云路。

双星照,七襄渡。三三径里三生谱。

傍花前、栏杆六曲,三弦同诉。

谈到绿腰花十八,半晌魂销色舞。

添八字、一痕眉妩。

世六鸳鸯分四角,早二分明月三更鼓。

且莫把,四愁赋。

(0)

浪淘沙

新粉坠琅玕。荷露初圆。满城风雨忽生寒。

莫便重阳时候也,一例心酸。小扇迭新纨。

空画乘鸾。流萤飞渡曲栏杆。

休傍牙签频掩映,不是儒冠。

(0)

钗头凤.寄怀

腰如搦。人如削。无端臂褪黄金约。灯销晕。香销尽。

衾儿无梦,雁儿无信。闷。闷。闷。秋衫薄。秋风恶。

感秋人被秋缠缚。归期问。何时稳。

签儿无据,卦儿无准。恨。恨。恨。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