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八》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八》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善恶宿熏习,感报各殊方。

曾为鬼害怨,或作狼雠殃。

屠儿忆杀业,须蜜戏猕乡。

宿佑除患者,在处游天堂。

触类兴清遘,目击洞兼忘。

凡圣钦嘉会,贤愚庆流芳。

四生行善业,六趣感神光。

苦乐虽殊别,同知命短长。

(0)
鉴赏

这首诗《颂六十二首(其二十八)》由唐代道世所作,通过描绘善恶因果报应的循环,展现了佛教中关于轮回与因果律的核心思想。

首句“善恶宿熏习,感报各殊方”点明了善恶行为在前世积累,今生或来世将有不同的果报。接着,“曾为鬼害怨,或作狼雠殃”描述了因恶行而遭受的痛苦和怨恨,以及因善行而得到的保护和安宁。“屠儿忆杀业,须蜜戏猕乡”则以屠夫和蜜蜂为例,说明了不同职业的人因前世的行为而在今世受到不同的影响。“宿佑除患者,在处游天堂”强调了积德行善可以带来福祉和解脱。

“触类兴清遘,目击洞兼忘”表达了通过观察世间万物,人们能够领悟到清静之道,忘记世俗的烦恼。“凡圣钦嘉会,贤愚庆流芳”指出无论凡人还是圣者,都对美好的聚会感到敬仰,贤者和愚者共同庆祝美德的传承。“四生行善业,六趣感神光”强调了在生命的不同形态中,行善都能感应到神灵的光辉。“苦乐虽殊别,同知命短长”最后总结,尽管苦乐不同,但都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应当珍惜并行善。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佛教中的因果律和轮回观念,鼓励人们通过善行来改善自己的命运,并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赓吴竹修雪诗二首·其二

天将洁白洗纷华,谁识人閒有叹嗟。

驴子已无诗客路,羔儿偏属武流家。

惊心玉树伤遗曲,回首琼林忆赐花。

毕竟纷纷总成幻,抱琴无语剡溪涯。

(0)

次韵前人取别二首·其一

初心高处欲穷游,兀坐书窗七月秋。

风雨已成贫甫叹,山云却为老韩收。

从来人事有圆缺,可是天公分去留。

正尔无聊负暄立,赤书忽落剡溪头。

(0)

次韵前人为人诬告受羊

冰檗肝肠无诡随,彼嚚何物妄相持。

梦魂不到菜园破,行止肯教芒屩知。

安用舌埋防异日,空闻肉袒有当时。

从他万口自公议,谁学偿金直不疑。

(0)

次韵陈晟别瀹

世态悠悠合与分,人生总是一浮云。

瘦□悽恻来东野,妙墨淋漓恍右军。

棠峤别时如梦寐,竹林何日共朝曛。

吾今耄矣虽多感,风月相期未厌闻。

(0)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其三

嵚崟一岭晓光寒,胸次乾坤本自宽。

高处何妨吞里港,倦时浑欲隐中盘。

攒眉旧市谁安宅,加额残民自拥鞍。

慈父母来千载遇,手将平易扫艰难。

(0)

次韵杨君贵

趁小春晴踏险来,相从溪屋冷生涯。

山林眼力空时态,风月诗声起病怀。

薄酒出篘多亦醉,晚菘入馔淡为佳。

人閒乐处聊示耳,此外本无邱与崖。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