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早至颖上县》,描绘了夜晚启程,直至天明还未抵达颖上县的情景。诗人独自骑马西行于淮水边,虽然知道寒冷的秋夜草地上露水沾湿了瘦弱的马蹄,但他并未停下。沿途竹林中的火光微弱,只能偶尔听到远处茅屋传来的鸡鸣声。诗人表达了对秋夜残暑的担忧,但他更专注于赶路,而非被皎洁的月光所迷惑。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诗人坚韧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