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飘泊异乡、夜不能寐的孤独感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难以入睡,并且对秋天的长久感到无奈。"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则是夜晚景象的描绘,窗帘下的残月和枕边传来的遥远江声,都在营造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的困顿处境:"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窘迫,没有财物,又不得不依靠朋友才能度日。"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则透露出家中的挂念,老妻的书信虽然频繁,但诗人依旧无法回去,这种无力回家的痛苦和对家庭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生活困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归宿的深切渴望。
百花看遍莫如梅,更向群芳缺际开。
寒冷怕行门外路,为渠踏雪过山来。
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
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
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
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
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
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
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
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
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
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隐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曾景建作记俾仆赋诗》【宋·戴复古】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著锦宫袍。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三椽可办愿卜邻,荷锸相随种瑶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5DaPa7R1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