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焚竹帛,英雄薄诗书。
季矜马上得,羽以姓名嗤。
何彼绮罗质,研心反在兹。
柱下五千字,闺中独得师。
我闻老氏教,知雄守其雌。
何不说老蛮,当无垓下咨。
抑或叱咤主,不可进言辞。
彭城葬者是何年,划沟霸业犹未湮。
免使英雄悲逝日,不共虞兮唤可怜。
神剑埋幽有时出,惜无姓字与人传。
秦政焚竹帛,英雄薄诗书。
季矜马上得,羽以姓名嗤。
何彼绮罗质,研心反在兹。
柱下五千字,闺中独得师。
我闻老氏教,知雄守其雌。
何不说老蛮,当无垓下咨。
抑或叱咤主,不可进言辞。
彭城葬者是何年,划沟霸业犹未湮。
免使英雄悲逝日,不共虞兮唤可怜。
神剑埋幽有时出,惜无姓字与人传。
这首诗《项王妾》由清代诗人沈乘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项羽及其爱妾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刻思考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首句“秦政焚竹帛,英雄薄诗书”点明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暗示了英雄人物与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接着,“季矜马上得,羽以姓名嗤”描述了项羽如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却因轻视文化而受到讽刺,体现了英雄与文治之间的冲突。
“何彼绮罗质,研心反在兹”则表达了对项羽内心世界的探索,尽管他外表华丽如贵族,但他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对权力和战争的追求。接下来的“柱下五千字,闺中独得师”引用老子的五千言,强调了智慧与道德的重要性,暗示项羽若能学习并实践这些教诲,或许能避免悲剧的命运。
“我闻老氏教,知雄守其雌”进一步阐述了对道家哲学的理解,鼓励人们在追求权力的同时,也要懂得谦逊和平衡。最后,“何不说老蛮,当无垓下咨”表达了对项羽未能采纳更明智策略的遗憾。
“抑或叱咤主,不可进言辞”则指出项羽在面对挑战时,可能过于刚烈,缺乏沟通和妥协的艺术。接下来的“彭城葬者是何年,划沟霸业犹未湮”将话题转向历史的长河,感叹项羽的霸业虽已消逝,但其影响仍然存在。
“免使英雄悲逝日,不共虞兮唤可怜”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同情,希望他们能在生命尽头得到安慰。最后,“神剑埋幽有时出,惜无姓字与人传”则以神剑为喻,暗示英雄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仍有可能在后世流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探讨了英雄与文化、权力与智慧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命运选择。它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