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贪明月好,不愿值中秋。
移就灯前照,思从镜底收。
云香花唾影,波散雨吹愁。
怀此清如挹,还堪作梦游。
非贪明月好,不愿值中秋。
移就灯前照,思从镜底收。
云香花唾影,波散雨吹愁。
怀此清如挹,还堪作梦游。
这首诗名为《中秋无月》,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中秋佳节无月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非贪明月好,不愿值中秋”,诗人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并非贪恋明月之美,也无意于在中秋之夜享受月色,而是对当前情境的一种无奈和感慨。接着,“移就灯前照,思从镜底收”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室内,借灯光和镜子来寄托自己的思绪,试图在暗淡的环境中寻找一丝安慰和寄托。
“云香花唾影,波散雨吹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愁绪。云雾中的香气、花瓣的痕迹仿佛是月光下的幻影,而波浪的散去、雨水的吹拂则象征着愁绪的蔓延和无法排解。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邃的意境。
最后,“怀此清如挹,还堪作梦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清冷心境的接纳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在梦中寻求慰藉的愿望。整个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中秋无月时的独特感受和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梧梢挂月,绣户生寒,西风又添愁戚。
病与秋深,一缕恹恹气息。
檐前琮琤碎玉,更空阶、虫声暗急。
撇得我,恁憔悴、自已镜中难识。
梦里分明欢笑,香肩凭、颠倒鬓钗偷摘。
忽被风惊,倩影和灯吹黑。
又是打窗微雨,向芭蕉叶上频滴。
欹着枕,把泪儿、揾住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