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栋宇阅兴衰,事去英灵失护持。
云气何年接芒砀,山门犹自枕钟离。
圣朝宽大仍遗构,胜国苍凉祗断碑。
欲叩恒河沙数劫,人间除是法王知。
上头栋宇阅兴衰,事去英灵失护持。
云气何年接芒砀,山门犹自枕钟离。
圣朝宽大仍遗构,胜国苍凉祗断碑。
欲叩恒河沙数劫,人间除是法王知。
这首诗描绘了龙兴寺历经沧桑的历史变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首联“上头栋宇阅兴衰,事去英灵失护持”以龙兴寺的建筑为载体,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云气何年接芒砀,山门犹自枕钟离”两句,运用想象与对比手法,将龙兴寺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暗示其与历史名山、古迹的联系,同时也强调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圣朝宽大仍遗构,胜国苍凉祗断碑”则进一步揭示了龙兴寺在当代社会中的现状,既有朝廷的宽容与保护,也面临着历史遗迹逐渐消失的现实,通过“遗构”与“断碑”的对比,展现了历史文化的脆弱与珍贵。最后,“欲叩恒河沙数劫,人间除是法王知”表达了诗人对龙兴寺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探寻与理解的渴望,暗示了佛法智慧对于解读历史、洞察世事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兴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文化传承以及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