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明窗散曙光,一枝红玉濯温汤。
阁中彩笔邀何逊,檐下新妆点寿阳。
春早风霜还妒色,堂深帘幕暗留香。
凭君为寄罗浮梦,南国迢迢意倍长。
旭日明窗散曙光,一枝红玉濯温汤。
阁中彩笔邀何逊,檐下新妆点寿阳。
春早风霜还妒色,堂深帘幕暗留香。
凭君为寄罗浮梦,南国迢迢意倍长。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暖阁楼内红梅盛开的生动画面。首句“旭日明窗散曙光”,以旭日初升、阳光洒满窗户的景象开篇,营造出明亮而温馨的氛围。接着,“一枝红玉濯温汤”一句,将梅花比作温润的玉石,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色泽与质感,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温暖环境中绽放的娇美姿态。
“阁中彩笔邀何逊,檐下新妆点寿阳”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赞美梅花之美。何逊是南朝梁代著名的诗人,此处用“彩笔”和“新妆”来形容梅花,既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对梅花如同诗人般高雅脱俗的比喻。同时,“寿阳”一词,又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与“人日”相呼应。
“春早风霜还妒色,堂深帘幕暗留香”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春早之时,虽面临风霜的考验,却依然绽放出令人艳羡的色彩,其香气亦能穿透深堂,弥漫于整个空间。这不仅表现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最后,“凭君为寄罗浮梦,南国迢迢意倍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罗浮梦,可能指的是与远方朋友共有的美好回忆或梦境,而“南国迢迢”则强调了距离的遥远,但这种思念之情却因为梅花的美丽而更加深厚,仿佛梅花成为了连接两地情感的纽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律中麟角者,高淡出尘埃。
芳草不曾触,几生如此来。
壑风吹磬断,杉露滴花开。
如结林中社,伊余亦愿陪。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
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
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不名兼不利,相遇海西濆。
白字未干发,清时错爱云。
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
久积希颜意,林中又送君。
春色满三湘,送师还故乡。
穿霞逢黑鴥,乞食得红姜。
大化宗门辟,孤禅海树凉。
傥为新句偈,寄我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