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胡处士》
《送胡处士》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不名兼不利,相遇海西濆。

白字未干发,清时错爱云。

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

久积希颜意,林中又送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ùshì
táng / guànxiū

míngjiānxiānghǎi西pēn
báiwèigānqīngshícuòàiyún

tóujīnduōjiǔzhúzhàngyǒutáiwén
jiǔyánlínzhōngyòusòngjūn

注释
不名:没有名声。
兼不利:也不利他人。
海西濆:海边的涯岸。
白字:刚写下的字。
清时:清闲时光。
错爱:误以为是喜爱。
头巾:头上的布巾。
竹杖:竹制的手杖。
苔文:青苔的纹理。
希颜:高洁的容颜。
林中:树林之中。
君:你。
翻译
既无名声也不利,我们在海边相遇。
刚写下白字墨迹未干,我却错将清时当作佳人。
头巾上满是酒气,竹杖上布满青苔的纹路。
长久以来积攒的高洁之意,在林中再次为你送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海西濆相遇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送别之情。开篇“不名兼不利,相遇海西濆”两句,诗人通过“不名”的物品来比喻这次意外的相遇,同时也透露出这种相遇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或利益,只是在遥远的地方偶然见面。

接下来的“白字未干发,清时错爱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这里的“白字”可能指的是书信中的墨迹尚未干燥,意味着信件刚刚写就,而“清时错爱云”,则是说在清醒的时候,诗人对友人有着错误的宠爱,即过度的关怀和不舍。

“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胡处士可能饮酒后带有的醉意,以及他手中竹杖上长满了苔藓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胡处士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诗人对其细微之处的观察和记忆。

最后,“久积希颜意,林中又送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再次在林中为他送行的情景。这里的“久积希颜意”,意味着长时间以来对胡处士的思念和关切,而“林中又送君”,则是诗人不忍别离,多次在林中为友人送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胡处士之间的情谊,以及面对友人的离别时内心的不舍和牵挂。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清平乐·水空相映

水空相映。
淡碧涵千顷。
素练不收寒玉镜。
□落阶无影。
纤纤与捧金杯。
暗香逐舞徘徊。
雪尽玉容开遍,东风不管寒梅。

(0)

念奴娇·故山渐近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论谁。
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
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0)

减字木兰花·前村夜半

前村夜半。
每为江梅肠欲断。
浅紫深红。
谁信漫天雪里逢。
醉头扶起。
宿酒阑干犹困倚。
便莫催残。
明日东风为扫看。

(0)

虞美人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0)

贺新郎·睡起啼莺语

睡起啼莺语。
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0)

永遇乐·苹芷芳州

萍芷芳洲,故人回首,云海何处。
五亩荒田,殷勤问我,归计真成否。
洞庭波冷,秋风袅袅,木叶乱随风舞。
记扁舟、横斜载月,目极暮涛烟渚。
传声试问,垂虹千顷,兰棹有谁重驻。
雪溅雷翻,潮头过后,帆影欹前浦。
此中高兴,何人解道,天也未应轻付。
且留取、千钟痛饮,与君共赋。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