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馥畏人知,辞山便泣岐。
请将纫杂佩,不去傍蛾眉。
清馥畏人知,辞山便泣岐。
请将纫杂佩,不去傍蛾眉。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的高洁与孤傲。首句“清馥畏人知”以兰花的香气为引,暗示其品质高雅,不为世人所熟知或理解,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清高的情感。次句“辞山便泣岐”,运用拟人手法,描述兰花离开生长之地时的不舍与悲伤,进一步强调其对环境的依恋和对自由的追求。后两句“请将纫杂佩,不去傍蛾眉”则表达了兰花愿意与高尚之人相伴,而不愿与庸俗之辈为伍的心愿,象征着诗人对于纯洁友谊和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兰花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真挚友情的赞美与渴望。
王师张挞伐,四处大徵兵。
枵腹焉能战,所忧在呼庚。
中帑不可问,何贵举朝争。
便宜取济事,古人亦有行。
金花数十万,三军色肉生。
矫诏非无罪,久矣权重轻。
圣怒原不测,严谴翻为荣。
岂其爱阿堵,想为尊朝廷。
外人那得知,微意恐不明。
未免损圣德,成我臣子名。
此处应介介,君何以为情。
一般落红作春殿,不向树底向溪砚。
花神应是好文雅,笔公墨君邀缱绻。
如眠似起意韵骄,石床作枕藤纹荐。
谁言陌上少残芳,不衬马蹄扑人面。
岂特花开有高低,花谢亦自分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