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陆伯顺年兄》
《送陆伯顺年兄》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古风

王师张挞伐,四处大徵兵。

枵腹焉能战,所忧在呼庚。

中帑不可问,何贵举朝争。

便宜取济事,古人亦有行。

金花数十万,三军色肉生。

矫诏非无罪,久矣权重轻。

圣怒原不测,严谴翻为荣。

岂其爱阿堵,想为尊朝廷。

外人那得知,微意恐不明。

未免损圣德,成我臣子名。

此处应介介,君何以为情。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官场的腐败与权力的滥用。诗人通过描述征兵、财政困难、矫诏等问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首句“王师张挞伐,四处大徵兵”描绘了朝廷大规模征兵的情景,暗示了战争或内乱的背景。接着,“枵腹焉能战,所忧在呼庚”表达了士兵们因饥饿而难以作战的困境,同时也揭示了民众生活的艰辛。这一句中的“呼庚”可能是指向神灵祈求援助,反映了人民在困境中寻求超自然力量帮助的心态。

“中帑不可问,何贵举朝争”指出朝廷财政状况堪忧,官员们却争相追求权势和财富,体现了官场的腐败。接下来,“便宜取济事,古人亦有行”表明诗人认为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权宜之计是合理的,但同时也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态度。

“金花数十万,三军色肉生”描绘了通过大量赏赐来激励军队的情形,暗示了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短期效果。然而,“矫诏非无罪,久矣权重轻”批评了政府通过虚假命令来解决问题的做法,并指出这种行为已经持续很久,显示了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失衡。

“圣怒原不测,严谴翻为荣”反映了皇帝的愤怒和严厉惩罚,但这种惩罚反而被某些人视为荣耀,揭示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最后,“岂其爱阿堵,想为尊朝廷”质疑人们追求财富是否真正出于对朝廷的尊重,还是仅仅为了个人利益。

“外人那得知,微意恐不明”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上层人士真实动机的怀疑,以及对普通人无法理解复杂政治局面的感慨。“未免损圣德,成我臣子名”则指出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皇帝的圣明形象,同时也损害了作为臣子的名声。

“此处应介介,君何以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末期的社会矛盾和政治问题,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洞察力和对正义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题钱维城塞外秋花九种·其三剪秋罗

秋罗底把并州剪,应制仙人霓羽裳。

漫说汉宫秋色好,请看秋色在山庄。

(0)

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八启秀亭

水木澄华竹石清,于于屧步足怡情。

如从六艺漱芳润,先获我心是士衡。

(0)

人以閒为乐,我以閒为苦。

岂其好为异,惧匪无逸所。

政简固佳事,志肆非美举。

来游图畅怀,因閒转惴怇。

(0)

玉乳泉三首·其二

山下泉犹壮雨馀,可能对麦不欣予。

三间适搆路中处,来往人劳听憩诸。

(0)

登望蟾阁

高阁耸三层,乘閒此朅登。

望宜银海月,清拟玉壶冰。

片刻还成去,一年几度凭。

回头忽失笑,五字是相应。

(0)

延清楼

座对西山一坐横,最无尘处有馀清。

高楼漫笑匆匆去,输尔兼收实与名。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