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山庐阜郁相望,林隙熹微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甘山庐阜郁相望,林隙熹微漏日光。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
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甘山庐阜郁相望”设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以“甘山”为背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幽深的氛围。接着,“林隙熹微漏日光”则通过阳光穿透树梢的动态描写,增添了一份温柔与明亮。
中间两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蚤稻欲移秧”从农事活动入手,勾勒出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这里,“晚蚕初断叶”和“蚤稻欲移秧”都是对农业生产细节的精确把握,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刻观察。
紧接着,“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则通过水声和花香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动感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中。这里的“迢迢涧水”和“冉冉岩花”不仅是声音和气味的写实,更在情感上增添了一层迷离与温馨。
最后两句“望眼尽从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则通过诗人对远方家乡的眺望,以及对“白云深处”的归属感表达了浓郁的情怀。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节奏,情感上则流露出一股淡远而深长的乡愁。
昨予登南山,山中见垂钓。
云本太丘遗,不幸生末造。
先人捋虎须,比屋多俘剽。
从之复九仇,退焉修四庙。
族里擅豪华,信义从吾好。
晚来卧松石,结友思同操。
瞥然忽遇予,揖予摅怀抱。
谓予金马客,何用栖玄豹。
今乘紫气游,盍著五千道。
感此父老言,区区愧琼报。
笑谈犹在目,颜容未枯燥。
如何厌尘氛,翛然竟长啸。
重来不再逢,中心怛而悼。
一滴慰幽冥,聊用发高蹈。
十月泛长江,风帆宛自开。
朝发江东门,寒风欣北来。
谁知中道间,风乃与时乖。
帆开飞不去,日暮江厓栖。
故人阻烟波,舟师委沙泥。
投诗谢河伯,潜心雁所怀。
清宵若有应,晨兴路不迷。
千里倏然至,思亲愿始谐。
何以报罔极,流风吾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