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青山画戟同,长廊丝管度南风。
使君高谊双白璧,旅客扁舟一远鸿。
具共琴尊宽夙昔,还开匣剑看雌雄。
江边沙际孤烟起,列炬分携暝色中。
城外青山画戟同,长廊丝管度南风。
使君高谊双白璧,旅客扁舟一远鸿。
具共琴尊宽夙昔,还开匣剑看雌雄。
江边沙际孤烟起,列炬分携暝色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卷。首句“城外青山画戟同”,以“画戟”形容青山之壮观,既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化的美感。接着,“长廊丝管度南风”,通过“丝管”与“南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悠扬和谐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音乐在轻轻流淌。
“使君高谊双白璧,旅客扁舟一远鸿”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使君”的高尚情谊比作珍贵的白璧,而将“旅客”的孤独比作漂泊的鸿雁,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赞美以及对远方旅人的深切同情。
“具共琴尊宽夙昔,还开匣剑看雌雄”,这两句则转向了宴会的场景,描述了宾主共享琴酒,畅谈往昔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剑匣中的宝剑,可能象征着主人的勇武与智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准备。
最后,“江边沙际孤烟起,列炬分携暝色中”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景象,江边升起的孤烟与远处的灯火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与情感的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谊与离别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
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谩嗟吁。
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
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
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
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从教三径入渔樵。
对此觉尘消。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