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丹棱天庆观夜坐》
《客丹棱天庆观夜坐》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家山千里秋风客,搔首夜深寒雨窗。

万古兴亡心一寸,孤灯明灭影成双。

鬓边日月如飞鸟,眼底尘埃拟涨江。

高枕欲眠眠不稳,晓钟迢递发清撞。

(0)
注释
家山:故乡。
秋风:秋天的风。
客:旅人。
搔首:挠头。
兴亡:国家的兴盛与衰败。
心一寸:内心深处。
孤灯:独灯。
影成双:影子看起来像两个人。
鬓边:鬓发边。
日月:时光。
飞鸟:快速流逝。
尘埃:世事。
拟:比喻。
涨江:江水上涨。
高枕:枕头高垫。
欲眠:想睡觉。
晓钟:清晨的钟声。
迢递:遥远而连续。
清撞:清脆的撞击声。
翻译
远方家乡秋风吹过,深夜旅人独自在雨窗前挠头。
千年的兴衰只在一念之间,孤灯闪烁,影子仿佛成双。
鬓角的时光如飞鸟疾逝,眼前的世事如江水般翻涌。
想要安稳入眠却辗转反侧,清晨远处的钟声悠长而清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风中,于夜深之际,在寒冷的雨窗前,怀抱万古兴亡之感慨的情景。诗人以“搔首”表现其沉思与忧虑,而“孤灯明灭影成双”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氛围。

“鬓边日月如飞鸟”一句,通过头发旁边日月匆匆如同飞鸟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无常。“眼底尘埃拟涨江”则是将心中的烦恼与世事的纷扰比作即将泛滥成江的尘埃,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沉重负担。

“高枕欲眠眠不稳”表明诗人虽有睡意,但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睡。最后,“晓钟迢递发清撞”则是夜深将近天亮之时,寺庙中的钟声此起彼伏,清脆而又有些粗暴地打破了夜的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坐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不安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送胡瑞芝方伯赍捧时推贵州巡抚

几载旬宣政已成,嵩呼万里谒承明。

归舟共纪投香事,过野曾高相马名。

人谓岭南今日重,居然胡质旧时清。

西南烽火黔中急,伫看弘猷靖百城。

(0)

癸亥立春先一日以册封之役再过东林·其二

曾与山灵约,重来更探奇。

祇缘王事亟,又负白云期。

春瀑方流韵,晴峰欲弄姿。

将行仍伫立,幽契远公知。

(0)

庚申元日试笔·其二

腊残已掷旧,朝旭喜呈新。

自觉春归好,那惊岁去频。

条风宽酒力,软节畅花神。

彩仗烟霄上,沈情郁未申。

(0)

李伯襄吉士以诗来讯兼订罗浮之约赋此奉答·其三

探奇闻有约,已报罗浮君。

日吐晨曦彩,峰留夕霭云。

竹皮长似绣,梅蕊正扬芬。

善待腾霄侣,来飞掷地文。

(0)

送李建霞归高邑·其二

去去耽云卧,悠悠竟陆沈。

愁当一夜别,交以十年深。

宫柳题春径,溪花酌晚林。

英游追侍处,何日更招寻。

(0)

阙里瞻拜圣庙旋谒圣林恭纪

齐心过阙里,肃肃拜垂旒。

庙与东山峙,墙萦泗水流。

三千周礼乐,二百鲁春秋。

趋鲤庭仍在,绂麟事讵悠。

奎文浮殿阁,云气护松楸。

筑室人空往,升堂迹可求。

楷枯滋雨露,桧老结龙虬。

祀以一牢重,教垂六籍收。

乾坤惭后死,日月仰前脩。

瞻礼不能已,低回再欲留。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