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千里秋风客,搔首夜深寒雨窗。
万古兴亡心一寸,孤灯明灭影成双。
鬓边日月如飞鸟,眼底尘埃拟涨江。
高枕欲眠眠不稳,晓钟迢递发清撞。
家山千里秋风客,搔首夜深寒雨窗。
万古兴亡心一寸,孤灯明灭影成双。
鬓边日月如飞鸟,眼底尘埃拟涨江。
高枕欲眠眠不稳,晓钟迢递发清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风中,于夜深之际,在寒冷的雨窗前,怀抱万古兴亡之感慨的情景。诗人以“搔首”表现其沉思与忧虑,而“孤灯明灭影成双”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氛围。
“鬓边日月如飞鸟”一句,通过头发旁边日月匆匆如同飞鸟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无常。“眼底尘埃拟涨江”则是将心中的烦恼与世事的纷扰比作即将泛滥成江的尘埃,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沉重负担。
“高枕欲眠眠不稳”表明诗人虽有睡意,但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睡。最后,“晓钟迢递发清撞”则是夜深将近天亮之时,寺庙中的钟声此起彼伏,清脆而又有些粗暴地打破了夜的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坐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不安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齐心过阙里,肃肃拜垂旒。
庙与东山峙,墙萦泗水流。
三千周礼乐,二百鲁春秋。
趋鲤庭仍在,绂麟事讵悠。
奎文浮殿阁,云气护松楸。
筑室人空往,升堂迹可求。
楷枯滋雨露,桧老结龙虬。
祀以一牢重,教垂六籍收。
乾坤惭后死,日月仰前脩。
瞻礼不能已,低回再欲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