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七寺》
《东七寺》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慈度天王更觉华,苍龙东角梵王家。

普慈化乐成尘土,兴圣犹兼觉性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
sòng / fāngxìn

tiānwánggèngjuéhuácānglóngdōngjiǎofànwángjiā

huàchéngchénxīngshèngyóujiānjuéxìngkuā

翻译
慈悲的天王显得更加辉煌,
在苍龙的东方角上是梵王的居所。
注释
慈度:指慈悲广度众生。
天王:佛教中的护法神,象征威严和慈悲。
苍龙:古代星象中的东方七宿之一,象征东方和春天。
梵王:古印度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此处可能指佛教中的梵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佛教寺庙的神圣景象,通过对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精妙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之情。

“慈度天王更觉华”一句,通过“慈度天王”的提及,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充满慈悲的高尚境界。“更觉华”,则可能是指寺庙建筑的壮丽或装饰之美,亦或是诗人内心所感受到的洗涤与提升。

“苍龙东角梵王家”一句,“苍龙东角”形象生动,令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龙的传说,而“梵王家”则直接指向佛教的圣地或高僧之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强调了寺庙作为佛法传承之所的重要性。

“普慈化乐成尘土”一句,表达了佛法普遍的大慈大悲精神,以及这种精神能够将人们心灵中的烦恼转变为安乐的情景。这里,“化乐成尘土”,可能是指佛法的力量能够让世间万物都得以平和、清净。

“兴圣犹兼觉性誇”一句,则表达了对佛陀智慧的赞叹与诗人自身修行中对于觉悟本性的追求。这里,“兴圣”可能是指佛陀或其他高僧的圣德,而“犹兼觉性誇”,则反映出诗人对于自我觉悟的渴望和对佛法深邃奥义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其精致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其四

朝旭霞堪摘,澄湾翠欲浮。

百花开绿野,丹树拥清秋。

蚬艇来朝市,渔歌趁晚流。

翛然无一事,此地即瀛洲。

(0)

十八滩杂咏·其九

半岁经过地,劬劳念每深。

秋华承露重,古木幸风沉。

辛苦平生足,脂甘季弟心。

踰涯疏远望,白发尚胜簪。

(0)

盍簪楼杂咏十首·其五

小坐青楼下,微凉次第添。

池鱼纷咂藻,山鸟静窥檐。

鹤节排阴密,龙须带润纤。

谁云六月暑,风紧欲拖帘。

(0)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其十二

高兴逢贤主,杯盘晚未收。

白华歌进酒,明月坐邀秋。

得食驯坭鲋,忘机狎野鸥。

汪汪千顷度,不忝旧风流。

(0)

月夜登樵·其一

凄风溢九霄,夜步陟西樵。

水落江寻丈,山空月寂寥。

秋气兼寒暑,松声散远遥。

美人隔烟渚,相思不可招。

(0)

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其三

周公谓鲁公,不过三十字。

然而洛邑鼎,遂延八百祀。

鲁邦世先猷,庆誉亦靡坠。

千古相臣规,此为第一义。

自馀区区者,何足复深计。

寄语遐征人,夙兴时细味。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