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别业古城西,兔麦凫葵满菜畦。
自荷主恩宽老圃,非关党锢卜幽栖。
尚书履过鱼争跃,廷尉门开鸟自啼。
万卷只今遗草在,何人五夜更然藜。
郑公别业古城西,兔麦凫葵满菜畦。
自荷主恩宽老圃,非关党锢卜幽栖。
尚书履过鱼争跃,廷尉门开鸟自啼。
万卷只今遗草在,何人五夜更然藜。
此诗描绘了郑公别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首句“郑公别业古城西”,点明地点,古朴庄重。接着“兔麦凫葵满菜畦”一句,以兔、麦、凫、葵等生动意象,展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菜畦中作物繁茂,充满生活气息。
“自荷主恩宽老圃,非关党锢卜幽栖”两句,表达了对郑公的敬仰之情。前句“荷主恩宽老圃”,意指郑公因主恩而得以宽裕地经营园圃,后句“非关党锢卜幽栖”,则表明郑公选择隐居并非出于政治迫害,而是个人的选择,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性。
“尚书履过鱼争跃,廷尉门开鸟自啼”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园中景致。尚书之履过,鱼儿争跃,廷尉之门开,鸟儿自鸣,生动展现了园中和谐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高雅风范。
最后,“万卷只今遗草在,何人五夜更然藜”两句,表达了对郑公学问与精神的追思。万卷书籍虽已散落,但其精神永存,无人能再如他般夜以继日地燃藜读书,寓含了对郑公才学与品格的深深敬佩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郑公别业的自然美景,也深刻揭示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物精神,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怀之作。
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
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
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
忧或枉惠劳,乐亦同酣宴。
投分踰三载,恩爱两无变。
宁期谢朝寺,重与异乡县。
临觞心若焚,把袂泪如霰。
努力崇令德,毋谓名可贱。
鳞次岁方献,骀荡化攸同。
冻树荷灵曜,潜颖熙朝融。
乘木政且平,升阶泽斯丰。
奉三超神理,吹万等玄功。
既渐八埏外,复被九垠中。
泰来有畴祉,时往无再逢。
牵世讵婴网,司晨犹在笼。
效知匪患位,处才俾休躬。
谁谓一羽弱,飏之戾层空。
惧贻抢榆笑,愿托扶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