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演雅·其一》
《演雅·其一》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蟏蛸网罗遗逸,离留劝课农桑。

鸣蜩吸风饮露,反舌吹笙鼓簧。

(0)
注释
蟏蛸:蜘蛛的一种,这里指蜘蛛网。
遗逸:遗漏的人,可能指流离失所或隐居的人。
离留:离别与停留,可能指人们离开城市去务农。
课农桑:教导和督促农业生产。
鸣蜩:蝉鸣。
吸风饮露:形容蝉吸取清风和露水。
反舌:鸟名,又名鹨,善鸣。
吹笙鼓簧:比喻反舌鸟的叫声像吹笙一样。
翻译
蟏蛸结网捕遗留的人,离别后鼓励人们从事农耕蚕桑。
蝉鸣吸风饮露水,反舌鸟如吹笙般鸣叫,振动簧片作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桑之事的观察与思考。首句“蟏蛸网罗遗逸”中的“蟏蛸”指的是蜘蛛,“遗逸”则是形容精美而未被发现或利用的丝线。这里象征着农夫们早在天亮之前就开始了劳作,编织着他们勤劳生活的每一刻。

接下来的“离留劝课农桑”中,“离留”指的是诗人自己,他通过这首诗来劝勉人们应当珍惜时间,投身于农业生产之中。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农事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劳动者的关怀。

第三句“鸣蜩吸风饮露”中的“鸣蜩”指的是一种能发出声响的小虫,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界生命力的活跃与和谐。它们吸取风中之气,饮用露珠之水,生存于大自然的恩赐之下。

最后一句“反舌吹笙鼓簧”中的“反舌”形容一种小动物在吃东西时会将舌头翻出来的动作,“吹笙鼓簧”则是比喻音乐和歌声。这里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命之美好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机勃勃场景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和生动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勤劳生活、农业生产以及自然美好的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方岳在宋代社会中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是一首融合了现实关怀与艺术表现的田园诗。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送沈医归淮安

医业旧精淮海上,济人功亦满南荒。

眼中瘴雾殊非恶,肘后丹砂总异方。

桂岭霜高闻旅雁,柳江波静泛归航。

壮怀复有游燕约,喜尔名先入帝乡。

(0)

咏古四首有序·其二诸葛武侯

隆中高卧日,闻达岂知求。

三顾时非偶,一言意自投。

忠贞期灭魏,运祚失兴刘。

出处应难并,休论愿未酬。

(0)

绥宁候夫役不至留者逾日漫成三首·其二

几日秋将尽,山中叶乱飞。

凄凉时物改,漂泊旅心违。

王事应难缓,他乡孰可依。

故人犹在远,云树转霏微。

(0)

和何郡丞元日郡楼眺望

物态时时改,春光岁岁逢。

江山留宦迹,花鸟悦尘容。

望阙心千绪,怀人路几重。

岂堪持柏酒,独酌对晴峰。

(0)

与诸同年话别于飞云洞二首有引·其一

留滞乡园久,无心更出山。

圣人方罪己,逐客岂投閒。

未敢终违世,何妨更抱关。

招邀惭已再,花下强酡颜。

(0)

姜生磻支自闽来请传其贞母董孺人特嘉勉之赋别二首·其二

吏隐孤城日,诸贤忆论文。

山间遍桃李,海上几风云。

虎口惊初定,羊肠望已分。

远天来独鹤,应是出鸡群。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