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医归淮安》
《送沈医归淮安》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医业旧精淮海上,济人功亦满南荒。

眼中瘴雾殊非恶,肘后丹砂总异方。

桂岭霜高闻旅雁,柳江波静泛归航。

壮怀复有游燕约,喜尔名先入帝乡。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送沈医归淮安》。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沈医医术高超、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即将返回家乡的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医业旧精淮海上,济人功亦满南荒。”赞扬了沈医在淮海地区医术精湛,救治了许多病人,其济世之功遍及南荒之地。这里运用了“淮海”和“南荒”两个地理概念,既展现了沈医活动范围之广,也突出了他医术的高深和广泛的影响力。

颔联“眼中瘴雾殊非恶,肘后丹砂总异方。”进一步描述了沈医面对恶劣环境和疾病时的从容不迫。这里的“瘴雾”指南方湿热地区的瘴气,常与疾病相伴,但沈医却认为这并非恶事,而是他施展医术的机会。“肘后丹砂”则暗喻了他随身携带的药方和治疗手段,这些方法独特且有效,体现了沈医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颈联“桂岭霜高闻旅雁,柳江波静泛归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沈医即将踏上归途的场景的想象。桂岭的霜高和旅雁的鸣叫,营造了一种秋意渐浓、旅途遥远的氛围;而柳江波静则暗示了归航的平静与安详,预示着沈医将平安归来。

尾联“壮怀复有游燕约,喜尔名先入帝乡。”表达了诗人对沈医未来计划的关心和祝福。这里提到的“游燕”可能是指访问或旅游至燕京(即北京),而“帝乡”则象征着政治中心或权力所在之处。诗人期待沈医不仅在医学上有所成就,也希望他的名声能先于自己到达京城,暗示了对沈医才能的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沈医医术、品德和即将归乡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才华和未来的美好期许。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其八

计日持粮竟会朝,欃枪已报陨蛇矛。

摐金阅士蒐军实,我旅何曾损一毛。

(0)

舍弟至邸是岁除日

喜气冲寒满面开,岁除不意汝真来。

长贫宦邸无馀物,也有屠苏柏叶杯。

(0)

曾汝诚目有羞明之患走笔问之

知君习静闭玄关,两目应无五色干。

好是懒为青白样,纷纷浊世不须看。

(0)

送黄葵峰广东巡海宪副黄旧为给事中

缓带轻裘欲立勋,书生独领伏波军。

阴符秘演五兵略,宝剑光悬七曜文。

日照楼船销海怪,霜含节钺净炎氛。

西掖声华人尽识,功成早入事明君。

(0)

参知笔峰宗兄将入京道出吾邑枉访林居赋此为别

已无迎送绝人群,犹复杖藜出候君。

耳洗嫌因闻世事,头风喜得诵新文。

山中偃息惭龙卧,陌上差池惜雁分。

莫怪临岐频怅望,有谁人肯访閒云。

(0)

登佛手岩屋角岭诸山

缘崖百转几经休,回复千峰晚气浮。

路绝见僧行树杪,猿鸣呼客入林幽。

平看珠斗悬灯影,俯瞰明河激涧流。

颇似谢公高简性,领州不自废山游。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