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无核红柿》
《咏无核红柿》全文
宋 / 孔平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

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

风霜变颜色,雨露加膏油。

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

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

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

为栗外屈强,老者所不收。

为枣中亦刚,饲儿戟其喉。

众言咀嚼快,惟尔无所忧。

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

且以悦一时,长久岂暇谋。

咄哉溃烂速,弃掷将谁尤。

(0)
鉴赏

这首诗《咏无核红柿》由宋代诗人孔平仲创作,通过对无核红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形态的独特见解。

首句“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描绘了红柿挂满枝头的景象,色彩鲜艳,果实密集,展现出大自然的丰饶与生机。接着,“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两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红柿以情感,赞美其外表的柔软与内在的甜美,同时也感叹其脆弱的生命状态。

“风霜变颜色,雨露加膏油”描绘了红柿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过程,无论是风吹霜打还是雨露滋润,都让红柿的颜色更加鲜亮,质地更加饱满,体现了自然界的滋养与生命的顽强。

“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认为大自然创造了如此美妙的生命,对其充满了深深的感慨。

“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描述了红柿被采摘后进入市场的情景,虽然价格低廉,但因其易于获取而受到欢迎。

“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则通过对比,指出红柿虽无核,但其口感与营养价值并不逊色,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

“为栗外屈强,老者所不收。为枣中亦刚,饲儿戟其喉”通过与栗子和枣子的比较,强调了红柿的独特之处,即它既不像栗子那样坚硬,也不像枣子那样刺激喉咙,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

“众言咀嚼快,惟尔无所忧。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且以悦一时,长久岂暇谋”进一步描绘了红柿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方便性,成为一时之选,但同时也提醒人们,美好的事物往往短暂,不应过于追求长久。

最后,“咄哉溃烂速,弃掷将谁尤”表达了对红柿易腐烂的无奈,以及对浪费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命形态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孔平仲
朝代:宋   字:毅父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生辰:1044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你喜欢

酬吴仲庶小园之句

旧年台榭扫流尘,职闭朱门岁又新。

花影隙中看袅袅,车音墙外去辚辚。

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祇向东风邀载酒,定知无奈帝城春。

(0)

景福殿前柏

香叶由来耐岁寒,几经真赏驻鸣銮。

根通御水龙应蛰,枝触宫云鹤更盘。

怪石误蒙三品号,老松先得大夫官。

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0)

寄育王大觉禅师

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

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

隐迹亦知甘自足,凭心岂吝慰相怜。

所闻不到荆门耳,人老禾新又一年。

(0)

宿北山示行详上人

都城羁旅日,独许上人贤。

谁为孤峰下,还来宴坐边。

是身犹梦幻,何物可攀缘。

坐对青灯落,松风咽夜泉。

(0)

莫疑

莫疑禅伯未知禅,莫笑仙翁不学仙。

灵骨肯传黄檗烬,真心自放赤松烟。

莲华世界何关汝,楮叶工夫浪费年。

露鹤声中江月白,一灯岑寂拥书眠。

(0)

次韵乐道送花

沁水名园好物华,露盘分送子云家。

新妆欲应何人面,彩笔知书几叶花。

曾和郢中歌白雪,亦陪天上饮流霞。

春风已得同心赏,更拟携诗载酒誇。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