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梅花百咏诗·其七十七柳营梅》
《和梅花百咏诗·其七十七柳营梅》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系马蟠根铁色粗,寒光飞练射昆吾。

花前莫话封侯事,一树功成万木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坚韧而冷峻的画面。"系马蟠根铁色粗",诗人以铁色粗壮的枝干比喻梅花坚韧不屈的身姿,暗示其在严寒中扎根生长的力量。"寒光飞练射昆吾",将梅花的花蕊比作寒光闪烁的剑芒,昆吾是古代名剑,这里象征着梅花的锐利和傲骨。

"花前莫话封侯事",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梅花的美丽时,不要轻易谈论封侯拜相的功名之事,暗含梅花的高洁品格,不愿与世俗功利相提并论。"一树功成万木枯",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独立不群,它的盛开是以其他树木的凋零为代价,寓意着梅花的牺牲精神和坚韧的生存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节操和淡泊名利的崇尚,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王夫之以梅花自比,表达了他的独立人格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次韵赵表之久别相会于福唐见贻之什

十年海南年,世味尝欲遍。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深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百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倘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0)

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其一

双旌耀林丘,小队喧笳鼓。

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

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

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

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

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

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

(0)

次韵见独知宗朝议见贻之什

遥遥幽人居,宛在苍林间。

霜华驻秋清,风月喧昼闲。

臞仙厌山寂,按竹俯人寰。

面会良独少,语酣遂忘还。

岂无纷华地,心事了不关。

诗成若鸣琴,志在水与山。

君看陌上尘,工作颔下斑。

何如对茗碗,泉罂煮潺潺。

(0)

初归筠庄苏粹之以诗见贻次韵答之·其一

八尺茅茨老竹林,细偿南北故园心。

一溪止水清涵月,三日行云薄酿霖。

归计欲成犹恨晚,醉愁无赖正伤今。

唤回柏子香中梦,屋角秋声乱翠阴。

(0)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其一

三年袖手卧江滨,着眼终成出世人。

笔下风云作时雨,胸中丘壑作阳春。

买山尘外曾相见,漉酒愁边情更亲。

惜取风骚等闲句,他时密膝咏臣邻。

(0)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其二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

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

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

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