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其二》
《次韵李丞相送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

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

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

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0)
翻译
山边孤亭靠水边,归来时满头白发已显老态。
逃离战乱之地来到这异乡,对居住在竹篱茅舍感到满足,享受春天的竹笋和蕨菜。
早早穿上青色官服有何作为,常受冷遇,想找谁亲近。
这位先生确实有高尚的人格,愿意和山野老翁成为邻居。
注释
山畔:山边。
孤亭:孤独的亭子。
一水滨:靠近水面。
归来:回来。
华发:白发。
异县:他乡。
干戈地:战乱的地方。
得意:感到满足。
吾庐:我的居所。
笋蕨春:春天的竹笋和蕨菜。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
成底事:有什么结果。
白眼:冷遇,轻视的目光。
欲谁亲:想找谁亲近。
此君:这位先生。
高人节:高尚的人格。
肯:愿意。
山翁:山野老翁。
作近邻:成为邻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山林的读书人形象。"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表明诗人在山旁建有一座亭子,面对流水,时间久了,头发已经花白,但外表上看起来仍然年轻。"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则展示了诗人摆脱世俗纷争,在另一个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自建茅庐,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接着的两句"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透露出诗人早早地就穿上了平民的衣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对于那些常常投来异样目光的人,诗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不再去在意他人是否愿意接近自己。

最后两句"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表达了对某位君子的赞赏,这位君子具有高尚的品格,愿意与诗人这位山林隐者成为邻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深赞赏。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潞河别曹能始·其二

流落谁如我,艰危况别君。

渡淮三伏雨,瞻阙万重云。

杀气旌旗满,哀声鼓角闻。

临岐双涕泪,不独为离群。

(0)

送金季黄山人游五岳

年来婚嫁毕,五岳寄閒心。

胜地随缘住,名山到处寻。

孤筇青嶂老,双屐白云深。

去矣辞尘网,高踪比向禽。

(0)

题曹能始计部潞河公署园亭

司农开别墅,一径满烟霞。

与鹤同临水,随蜂共放衙。

榆飘沿径荚,榴发傍墙花。

自足园池乐,无烦到习家。

(0)

送王献子还袁州

相逢当夏首,相别忽秋残。

逆旅淹留久,空囊去住难。

芦飞鸿外白,枫落马头丹。

已乏绨袍赠,霜风今又寒。

(0)

赠张少府·其一

恋越终辞楚,幽栖似鹿门。

烟霞长作侣,车马不闻喧。

世事惟高枕,生涯只灌园。

自耽泉石趣,岂是学桃源。

(0)

赠性言上人·其一

多年坐沃洲,此日伴师游。

白社閒中梦,丹枫客里秋。

浣衣江月冷,扶杖岭云流。

欲證无生诀,萍踪不可留。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